[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8800.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胡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太阳光 自动 跟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全方位、高效率地利用太阳能是从事太阳能开发领域的人们追求的目标。一维方向上的太阳能跟踪方式跟踪效率差,传统光伏双轴跟踪机构通过纬度以及经度方向的二维跟踪实现对太阳能的轨迹跟踪,该方式虽然能保证跟踪精度,但是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成本高等缺点,很难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旋转稳定性高,跟踪精度高,实现成本低,耗电量低,运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到户外大型发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间隔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架设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端的斜旋转机构壳体以及嵌套安装在斜旋转机构壳体中的水平旋转机构壳体,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所述斜旋转机构壳体中通过四个斜旋转轴承安装有穿过水平旋转机构壳体的斜旋转轴,其中两个斜旋转轴承分别安装在斜旋转机构壳体的两端、另外两个斜旋转轴承分别安装在水平旋转机构壳体的两端,水平旋转机构壳体嵌套安装在斜旋转机构壳体中,所述斜旋转轴 靠近第一支撑柱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用于带动斜旋转轴旋转的斜旋转动力机构;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壳体中通过两个水平旋转轴承安装有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上安装有小齿轮,位于所述小齿轮轴上方的水平旋转机构壳体上通过两个水平旋转轴承安装有水平旋转轴,所述水平旋转轴上安装有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所述小齿轮轴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用于带动小齿轮轴旋转的水平旋转动力机构,所述水平旋转轴伸出水平旋转机构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上述的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斜旋转伺服电机和与斜旋转伺服电机相接的斜旋转减速器,所述斜旋转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斜轴联轴器与斜旋转轴连接。
上述的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和与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相接的水平旋转减速器,所述水平旋转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水平轴联轴器与水平旋转轴连接。
上述的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旋转减速器和水平旋转减速器均为蜗轮蜗杆减速器。
上述的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为高度可调支撑柱。
上述的一种二维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支撑柱由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螺纹套筒和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中的螺杆构成,所述斜旋转机构壳体安装在螺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
2、本实用新型中斜旋转机构和水平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式均采用自动方式,斜旋转机构和水平旋转机构与地面夹角采用手动调节方式,使用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斜旋转动力机和水平旋转动力机构中均采用了蜗轮蜗 杆减速器,减速效率高,保证了斜旋转机构和水平旋转机构的旋转稳定性,保证了跟踪精度。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耗电量低,运营成本低,节约电能。
5、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太阳时角方向和太阳赤纬角方向精确跟踪,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到户外大型发电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旋转稳定性高,跟踪精度高,实现成本低,耗电量低,运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到户外大型发电装置。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 2-斜旋转伺服电机; 3-斜旋转减速器;
4-斜旋转机构壳体; 5-第一支撑柱; 6-1-螺纹套筒;
6-2-螺杆; 7-斜轴联轴器; 8-太阳能电池板;
9-水平旋转机构壳体; 10-水平旋转轴; 11-斜旋转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8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回馈的电源老化装置
- 下一篇:可视式气流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