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9062.9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陆以锋;丁金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枫泾中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水陆 两栖 智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两栖的电动车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有多种形状,但水陆两栖的电动车市面上还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密封车厢;在所述的密封车厢的顶部设置一进出密封盖;在所述的密封车厢的顶部还设置一通气管;在所述通气管的四周安置电子眼传感器和卫星接收器;在所述的密封车厢的底部的两边安置履带;在所述的履带内的二侧分别设置带桨的车轮;所述的二侧车轮之间安置由计算机控制的马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水陆两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密封车厢1;在所述的密封车厢1的顶部设置一进出密封盖2;在所述的密封车厢1的顶部还设置一通气管3;在所述通气管3的四周安置电子眼传感器和卫星接收器4;在所述的密封车 厢1的底部的两边安置履带5;在所述的履带5内的二侧分别设置带桨的车轮6;所述的二侧车轮6之间安置由计算机控制的马达7。
本实用新型的两边的履带采用轻质,韧性坚强的新材料制成,带动履带的轮子采用钛合金作材料,轮子里采用桨式支撑形成桨式车轮,每一轮子由八面桨片组合而成。使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在水中由于车轮的转动而带动每片桨的转动,使电动车在水中高速行驰。而一到陆地或沼泽地带,履带就能很轻松地带动电动车行驰,达到水陆两栖。
两边履带内的电动车车厢采用新材料密封而成,内置高性能计算机与储电器,密封车厢的中间顶部由一出入的圆孔,上置密封盖,在水中盖上密封盖,水就无法进入车厢。
密封车厢的前半部上置有一圆孔出气管筒,供车厢在水中空气的进出有一管道。通气管道的上部四周布有电子眼传感器并有卫星接收器。密封车厢的前后二端也置有电子眼与传感器,传感器将电子眼扫视到的情况输入计算机,由电脑芯片控制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的前进倒退,左转,右转。
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两边履带内的中心主轮,都置有各自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由计算机芯片程控。左边轮子转快了向左转,右边轮子转快了向右转,机动灵活。
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有多种用途,根据需要而成运人运物资的车,小型的可成无人侦察车,也可改装成自行火箭车,自行炸弹车。由此可见履带式水陆两栖智能电动车是平战结合多用途的机动智能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枫泾中学,未经上海市枫泾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9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