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子单极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9390.9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董辰;康燕琴;刘双霞;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大方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6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单极 永磁 直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双转子单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直流电机电枢中载流导体从N极磁场转动到S极磁场时,载流导体电流方向需换向才能使导体继续受力旋转,此时必须借助换向装置,有刷电机需要换向电刷。无刷直流电机需要一套电子辅助换向系统位置传感器才能继续受力旋转,且无刷电机磁场和线圈在同一时间工作的有效面积有限,导致磁体电机绕组线圈利用率不高,仅处在相对磁极下的载流导体才能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在运转过程中载流导体需频繁换向,因此无论对控制器技术要求和成本控制上都是很大的问题,造成了稳定性不可靠和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转子单极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电机工作气隙磁场和线圈绕组利用率与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电机中所有绕组在同一时间内都处于最佳有效工作状态,使转子获得更大的单向合成转矩,并可降低对控制器技术要求从而降低控制器成本,使整个系统简单,稳定性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双转子单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
a、所述定子是由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以与连接板共轴线的安装方式对称固接在连接板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环组成,所述连接板通过中心轴孔与定子轴相固接;在左、右定子铁芯环的内、外绕组槽中以相邻槽的内、外绕组首尾串联的方式缠绕线圈绕组;
b.所述转子包括通过中心轴孔以动配合方式与定子轴相结合的左右端盖,以固接方式与左右端盖相固接的内外转子; 所述内外转子包括内、外转子壳体,以及以固接的方式与外转子壳体内壁相结合的外永磁体磁环,以固接的方式与内转子壳体外圆面相结合的内永磁体磁环;所述内、外永磁体磁环极性相反;所述内转子是由对称设置在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两侧、并与连接板呈间隙配合的左、右内转子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和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左、右铁芯环通过连接螺栓固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电机无需借助换向设备电枢中载流导体就可以持续受力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电机制造简单、维护方便简,不仅从电机本身上减少了很多故障点使电机性能提高而且控制器技术要求上都将较之原来普通电机有所减少;且整个系统简单、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流磁场方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路设计方案示意图。
图中:1-定子轴,2-轴承,3-左端盖,4-连接螺栓,5-左侧外永磁体磁环,6-左定子铁芯环,7-左侧内永磁体磁环,8-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9-右侧外永磁体磁环,10-外绕组,11-右定子铁芯环,12-外转子壳体,13-内绕组,14-右侧内永磁体磁环,15-右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转子单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定子是由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8、以与连接板8共轴线的安装方式对称固接在连接板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环6、11组成,所述连接板8通过中心轴孔与定子轴1相固接;在左、右定子铁芯环的内、外绕组槽中以相邻槽的内绕组13、外绕组10首尾串联的方式缠绕线圈绕组;所述转子包括通过中心轴孔、轴承2以动配合方式与定子轴1相结合的左、右端盖3、15,以固接方式与左、右端盖相固接的内、外转子; 所述内、外转子包括内转子壳体、外转子壳体12,以及以固接的方式与外转子壳体内壁相结合的外永磁体磁环,以固接的方式与内转子壳体外圆面相结合的内永磁体磁环;所述内、外永磁体磁环极性相反;所述内转子是由对称设置在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两侧、并与连接板呈间隙配合的左、右内转子组成;所述外永磁体磁环由左侧外永磁体磁环5、右侧外永磁体磁环9组成;所述内永磁体磁环由左侧内永磁体磁环7、右侧内永磁体磁环14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盘式结构的连接板8和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环6、11通过连接螺栓4固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大方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大方电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9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