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存储数据恢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9404.7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鸿萌科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数据 恢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恢复技术,特别是一种存储数据恢复仪。
背景技术
随着U盘、SD卡、CF卡、记忆棒、MP3、MP4等FLASH存储设备应用的不断大众化,再加上FLASH本身的存储原理和寿命问题,FLASH存储设备的损坏机率会远远大于目前使用的机械硬盘,因此针对FLASH设备的数据恢复技术生产一种相应的设备自然也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存储数据恢复仪。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存储数据恢复仪,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接口、输入设备和显示器,且接口、输入设备和显示器分别与固定在外壳内的数据恢复器相连接。
所述数据恢复器是指集成了搜索文件大小和编号的搜索器、运算和恢复文件位置的运算器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的主板。
所述运算器包括数据修正芯片8和数据深度修正芯片9两部分构成。
所述接口由USB接口10和数据线接口11两部分构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存储数据恢复仪,可以通过虚拟flash的主控型号,直接读取存储芯片上的信息,提取FLASH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从而无需再花费很多时间寻找主控芯片,恢复数据所需时间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存储数据恢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接口;3、输入设备;4、显示器;5、搜索器;6、运算器;7、存储器;8、数据修正芯片;9、数据深度修正芯片;10、USB接口;11、数据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存储数据恢复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存储数据恢复仪,包括外壳1,外壳上设有接口2、输入设备3和显示器4,且接口、输入设备和显示器分别与固定在外壳内的数据恢复器相连接。其中,所述数据恢复器是指集成了搜索文件大小和编号的搜索器5、运算和恢复文件位置的运算器6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器7的主板;所述运算器包括数据修正芯片8和数据深度修正芯片9两部分构成;所述接口由USB接口10和数据线接口11两部分构成。
本装置是根据“扇区快速修正”的原理来修正父目录与子目录之间的“簇”无法对齐问题,从而解决数据恢复的问题。由于FAT文件系统都是按“簇”来访问文件,每个“簇”项都是以严格的大小顺序存储。如果根目录和子目录之间存在多余“簇”或是缺少“簇”,那将无法直接访问到该目录下对应的文件名。通过接口连接数据存储的设备,通过搜索器直接找到存储设备内的分区表,或是通过扫描分区的方式找到分区,将找到的分区列表传入运算器内,运算器经过预案算将父目录和子目录重新对齐,进而修复受损文件;修复好的受损文件存入存储器,等所有文件修复完毕后,一起导入存储设备。当遇到office文件或比较特殊的图片文件,比如是NIKON,OLYPMUS等数码相机的图片文件受损时,运算器会启动数据深度修正芯片进行修复,最终将修复好的文件导入存储设备中。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鸿萌科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鸿萌科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9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