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045.7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18 | 分类号: | H01H47/1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迟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延迟保护装置,一般应用于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使用高空作业车时进行工作平台举升操作时一般都要先启动底盘发动机或其他动力系统(如备用动力)用来给动作提供动力,在将平台举升到工作高度后关闭发动机,工作人员在工作平台内进行工作,这样做主要起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减少污染的作用。但是工作完毕后靠工作人员主动关闭发动机往往不可靠,因为工作人员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忘记关闭发动机,从而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目前解决以上问题一般采用PLC控制来实现高空作业车工作完毕后自动关闭发动机的工作,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工作时自动使发动机熄火,但是因为这种解决办法成本较高,所以不能广泛的应用在所有的高空作业车上,仅有少量智能控制的产品在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迟保护装置, 在高空作业车工作完毕后自动关闭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延迟保护装置,包括电源、并联在电源两端的发动机和总操作手柄开关;在总操作手柄开关和电源之间串联第一继电器,电源的两端并联一第二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和第二继电器串联后并联在电源两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时间继电器串联后并联在电源两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第二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源与发动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由常用的时间继电器和继电器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的应用于所有需要该功能的产品;有效的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延迟保护装置有一电源,并联在电源两端的发动机M、总操作手柄开关S、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和时间继电器KT1;第一继电器J1的一个常开触点和时间继电器KT1的一个常闭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第二继电器J2和电源之间,第二继电器J2的一个常开触点和第一继电器J1的一个长闭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时间继电器KT1之间,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并联;第二继电器J2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源与发动机M之间。
总操作手柄开关处S增加检测信号的继电器,然后将动作信号记住,当动作停止后记录停止时间,当超过一定时间后即认为操作结束,自动熄灭发动机.
对于没有办法直接通过继电器取得操作信号的手柄开关,我们可以在手柄开关处安装一用来检测动作的检测开关;只需要将总操作手柄开关S换成检测开关的常开触点即可;所述的检测开关为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工作过程:当工作人员开始整车工作时:电源E送电,合上总操作手柄开关S,第一继电器J1带电;串在第二继电器J2与电源E之间的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二继电器J2带电,同时第二继电器自保持,第二继电器J2长带电;串在时间继电器KT1与电源E、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断开,时间继电器KT1不带电;串在电源E与发动机M之间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闭合,发动机M起动。
当操作结束后,总操作手柄开关S断开,第一继电器J1失电,串在时间继电器KT1与电源E、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闭合,时间继电器KT1带电,开始对停止时间计时,当达到设定的时间后,串在电源E与第二继电器J2之间的时间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二继电器J2失电,串在电源E与发动机M之间的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断开,发动机M熄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堆装式手柄的地板清洁机
- 下一篇:SF6断路器旋磁式灭弧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