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288.0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舒英钢;葛介龙;周钓忠;郑秋红;戴永阳;周超炯;王辉;傅峡;裴磊;刘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电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微细粉尘、酸雾、重金属等复合污染物危害环境及身体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促使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新的排放标准要求微细颗粒物、酸雾、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更低,传统的烟气吸收装置对烟气中部分污染物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微细粉尘、重金属、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仍是被重点关注且需急切解决的难题。
烟气经过吸收塔洗涤后,未被吸收的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不仅产生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烟囱风向的下游,经常可以见到所谓的“石膏雨”,或者是有长长烟尾的“蓝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气复合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现有的去除烟气中复合污染物的技术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究一种新的、高效去除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的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
作为大气复合污染物的终端精细处理设备,湿式电除尘器可用于控制酸雾、微细粉尘、汞、金属等物质的排放。早在1907年,湿式电除尘器(WESP)技术就已经被应用去除酸雾羽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WESP不断被推广到多个工业领域。在燃煤电厂应用的测试中表明,WESP能去除90%以上的微细粉尘、SO3烟雾,并能达到近乎零浊度排放,此外WESP技术还能用于去除汞,吸收部分SO2和HCl。WESP作为烟气终端精细处理设备因具有压降小、操作简单、能耗小、无运动部件、维护费用低、除尘性能及可靠性高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高效脱除微细颗粒物及SO3等形成的气溶胶,减轻设备堵塞、烟囱腐蚀,可解决“烟囱雨”、“石膏雨”、“蓝烟”等技术难题,达到环保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式吸收塔、导烟管道、湿式电除尘器和排烟管道,在湿式吸收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导烟管道的前端连接在湿式吸收塔上端,导烟管道的后端连接在湿式电除尘器上端,排烟管道的前端连接在湿式电除尘器的下端,排烟管道的后端与烟囱连通,所述湿式电除尘器竖向设置,烟气从上向下经过湿式电除尘器进入排烟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湿式吸收塔包括塔体和平向设在塔体内上部的第一喷淋器,塔体上端与导烟管道的前端连接,塔体下部设有喷淋液池,所述烟气入口设在塔体上位于第一喷淋器和喷淋液池之间的位置,在塔体外侧设有循环泵,循环泵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喷淋液池、第一喷淋器连接从而将喷淋液从喷淋液池输送至第一喷淋器。实现喷淋液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外侧设有风机,风机上接有送风管的一端,送风管伸入喷淋液池,送风管的另一端定位在连接管与喷淋液池的连接处。通过送风管把空气送入到喷淋液池内,对喷淋液进行氧化。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液池中设有搅拌器。使鼓入的空气在喷淋液中的均匀分布及防止含固物料的沉降。
进一步的,所述导烟管道中设有导流板。使烟气均匀流入湿式电除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第二喷淋器、至少两块阳极板和至少一组阴极框架,壳体上端与导烟管道的后端连接,阳极板竖向平行固定在壳体中,两两阳极板之间竖向设置至少一组阴极框架,阴极框架中设有多根阴极线,阴极线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第二喷淋器平向固定在壳体上部且位于阳极板和阴极框架上方,壳体外部设有水泵并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二喷淋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阳极板挂架和阴极挂架,阳极板挂架位于阴极挂架上方,阳极板上端固定在阳极板挂架上,阴极框架上端固定在阴极挂架上,壳体下端设有阳极板支撑架,阳极板下端固定在阳极板支撑架上,两两相近的阳极板之间的距离为300~45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的前半段为U形段,U形段的前端与壳体的下端连接,U形段的后端与排烟管道的后半段连接,U形段的前端内部平向设有至少一层多孔分布板,多孔分布板的开孔率大于30%,U形段的下部设有集液器,集液器上接有导流管连接到喷淋液池中。设置U形段,便于集液器收集阳极板表面收集的污染物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U形段中与集液器对应处设有百叶格栅,百叶格栅沿烟气流向向上倾斜设置且与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为30°~65°。减少液沫夹带,破碎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