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497.5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理良;王明华;叶志强;谭克勇;谭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球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1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回阀,尤其是一种三通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又称逆止阀、单向阀,用于管路系统,靠管路中介质流动产生的力自动开启和关闭,用于防止介质在管路中倒流。现有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及阀瓣,阀体上设有进入阀道、出口阀道和阀腔,阀盖上设有弹簧,阀腔和阀盖之间设有阀口,阀瓣置于阀腔处,阀瓣一端抵压着弹簧,阀瓣另一端与阀口密封配合,介质从进口流入阀体时,介质流入压力大于弹簧的弹性力,则阀瓣脱离密封面,介质从进入阀道流进,经过阀腔,从出口阀道流出,当介质停止流动,弹簧回复到原来的位置,阀瓣与阀口重新构成密封面,当介质反向流动时,介质流入压力同弹簧的弹簧力为同方向上的作用力,故介质流入压力无法使阀瓣脱离密封面,所以介质无法从出口阀道向进入阀道逆向流动,从而达到了介质单向止回的作用。现有的止回阀的阀体为单通道,其缺点是在介质需要分流的情况下,单通道的止回阀要另外安装分流器,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操作方便的带有分流功能的三通止回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瓣,所述阀体内设有流通通道和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上设有阀盖,阀盖上设有与阀腔相导通的进入阀道,所述流通通道由第一出口阀道和第二出口阀道构成,所述进入阀道和阀腔之间设有阀口;阀瓣置于阀腔,阀瓣一侧贴靠着阀口,阀瓣另一侧设有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使阀瓣与阀口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阀口为圆形,所述阀瓣为圆盘形,该阀瓣朝向阀口的一侧中部设有圆锥面,该圆锥面边缘的环形面与阀口形成密封圈配合,该阀瓣朝向弹性机构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由三个以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筋构成,各凸筋分别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且各阶梯分别处于同一平面设置,阀瓣置于凸筋的第二阶梯上,该凸筋的第二阶梯平面所围成的圆环面的外径与阀瓣外径适配,弹簧的一端置于凸筋的第三阶梯,弹簧的另一端与阀瓣上的凹槽间隙配合,所述阀瓣一侧的圆锥面设计更易于介质快速有效地通过阀腔进入第一出口阀道和第二出口阀道。
所述第一出口阀道和第二出口阀道同轴设置,且与进入阀道垂直设置,第一出口阀道设有内螺纹,第二出口阀道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更方便安装与操作。
所述阀盖和阀体螺纹连接配合,阀盖外部的凸缘朝向阀体的一侧设有O形密封圈,所述阀瓣朝向阀口的一侧设有O形密封圈,该O形密封圈,持久耐用,密封性好。
采用上述方案,该三通止回阀具有自带分流功能且操作方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三通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盖5和阀瓣3,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通通道和阀腔8,所述流通通道由第一出口阀道9和第二出口阀道10构成,该第一出口阀道9和第二出口阀道10与阀腔8导通,所述阀腔8上设有阀盖5,阀盖5上设有与阀腔8相导通的进入阀道11,所述进入阀道11和阀腔8之间设有阀口4;阀瓣3置于阀腔8,阀瓣3一侧贴靠着阀口4,阀瓣3另一侧设有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的弹性抵压使阀瓣3与阀口4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阀口4为圆形,所述阀瓣3为圆盘形,该阀瓣3朝向阀口4的一侧中部设有圆锥面,该圆锥面边缘的环形面与阀口4形成密封圈配合,该阀瓣3朝向弹性机构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2和弹簧座7,所述弹簧座7由六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筋7A构成,各凸筋7A分别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且各阶梯分别处于同一平面设置,阀瓣3置于凸筋7A的第二阶梯上,该凸筋7A的第二阶梯平面所围成的圆环的外径与阀瓣3外径适配,弹簧2一端置于凸筋7A的第三阶梯,弹簧2另一端与阀瓣3上的环形凹槽间隙配合。圆锥体的侧面更易于介质快速有效地通过阀腔8流向第一出口阀道9和第二出口阀道10。
所述第一出口阀道9和第二出口阀道10同轴设置,且与进入阀道11垂直设置,第一出口阀道9设有内螺纹,第二出口阀道10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更方便安装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球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球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挖掘机斗杆耳板端部延长焊缝开裂的方法
- 下一篇: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