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2456.X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祥;郭树明;雷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顺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48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锅炉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循环流化床的布风装置设计中广泛采用蘑菇状多孔和圆柱形多孔风帽,见图1、图2。蘑菇状多孔和圆柱形多孔风帽存在有以下主要问题:风帽阻力较大,加上风板阻力,一般在3500Pa-4000Pa之间,并且风帽因距离较近,存在对吹造成磨损严重,小孔易堵塞,影响锅炉正常流化和降低流化效果,风室易漏渣,形成风室堵塞造成布风不均匀,维修不够方便。
如专利号为200420039280.9,申请日为2004-3-19,名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钟罩式风帽”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锅炉风帽,尤其是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钟罩式风帽,它主要包括风帽内套和风帽外套,风帽外套的下部开有若干个大布风孔,其特点是,在风帽内套的上端周壁上开有若干个小布风口;使布风更均匀,物料硫化性能极佳,且风帽小孔不堵塞。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风帽因彼此距离较近,存在对吹造成磨损严重,小孔易堵塞,影响锅炉正常流化和降低流化效果,风室易漏渣,形成风室堵塞造成布风不均匀,维修不够方便等问题,现提别提出一种耐磨性好,单位床面积上布置的数量明显减少、安装更换方便、降低了整个布风装置阻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和布风板,风帽安装在布风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为钟形风帽,风帽底部圆周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每个风帽设置有6-10个出气孔,所述单位布风板上设置的风帽数量为30-40个/m2。
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370-420个风帽。
所述风帽底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布风板上设置的开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风帽小孔直径为10-20mm。
所述风帽小孔直径为14mm。
所述每个钟形风帽设置有8个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耐磨性好,单位床面积上布置的数量明显减少,由69个/m2减少为35个/m2,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减少24个,相邻风帽之间的风力减小。
2、安装更换方面,维修人员很方便就能进行更换。且不需破坏耐火浇注料。
3、排渣方便且风帽小孔不致被渣堵塞,流化效果很好。由于一次风流通面积扩大(风帽小孔直径增大很多)从而降低了整个布风装置阻力,其阻力约为2500Pa。大大节约风机电机电流,更重要的是由于一次风量明显减少,且风速下降很多,减少了烟气中颗粒物含量,大大降低了受热面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风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风帽 2、布风板 3、出气孔 4、进气孔 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和布风板,风帽安装在布风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为钟形风帽,风帽底部圆周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每个风帽设置有6-10个出气孔,所述单位布风板上设置的风帽数量为30-40个/m2。布风板上设置有370-420个风帽。风帽底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布风板上设置的开孔位置相对应。风帽小孔直径为10-20mm。
在实施例中,可选用风帽小孔直径为14mm,每个钟形风帽设置有8个出气孔的方案。由于一次风流通面积扩大,从而降低了整个布风装置阻力,大大节约风机电机电流,更重要的是由于一次风量明显减少,且风速下降,减少了烟气中颗粒物含量,大大降低了受热面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顺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顺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2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厨卫电器面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远程监视遥控操作的光伏汇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