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猪饮温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2530.8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0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洋;罗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洋 |
主分类号: | A01K7/00 | 分类号: | A01K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4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畜牧业的供水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猪饮温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畜牧业如牲猪养殖业中,牲猪通常饮用冷水,经常饮用冷水会使猪的肠胃病增多,会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如将水加热直接给猪饮用可以减少肠胃病的发生机率,但是,由于猪是间断性饮水,水不宜保温,也不方便自动加热,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适用猪间断性饮用温水的装置可供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猪间断性饮用温水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猪饮温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中设有电热棒及恒温器,所述的水箱内设有热交换器,水箱上设有分别连通热交换器两端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的冷水入口接冷水源,所述的热水出口接有猪饮温水管。
所述的热水出口和猪饮温水管之间设有混水阀,所述的混水阀的两个入口分别与热水出口、冷水源连接,混水阀的出口接猪饮温水管。
所述的水箱上设有自动加水口,自动加水口的外端与冷水源连接,水箱内设有浮球式进水阀,进水阀设置在加水口的内端。
所述的水箱内设有平水管。
所述的水箱上设有人工加水口。
所述的热交换器为盘管式热交换器。
所述的水箱外设有保温箱。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根据猪的间断性饮水特性,利用保温再传热的原理,能有效解决猪饮温水的问题,从而使猪的肠胃病减少。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广泛用于畜牧业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猪饮温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猪饮温水装置,包括水箱1,所述的水箱1外设有保温箱,保温箱可减少热量的散发,防止热能浪费。水箱1中设有电热棒2及恒温器3,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如100摄氏度后,恒温器3自动跳闸,电热棒2停止加热,当水温降低到一定温度如80摄氏度后,恒温器3自动接通电热棒2电源,电热棒2开始加热,从而使水箱1中的水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所述的水箱1内设有热交换器4,所述的热交换器4为盘管式热交换器。水箱1上设有分别连通热交换器4两端的冷水入口5和热水出口6,所述的冷水入口5接冷水源,所述的热水出口6接有猪饮温水管7。冷水源中的水经冷水入口5进入到热交换器4中,与水箱1中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热水出口流出来的水就成了一定温度的热水,可供猪饮用。水箱中热水经过了热传递之后温度会降低,若温度低于80摄氏度,恒温器就会自动接通电热棒2的电源,电热棒就开始工作,直到温度升为100摄氏度后恒温器自动切断电源。
所述的热水出口6和猪饮温水管7之间设有混水阀8,所述的混水阀8的两个入口分别与热水出口6、冷水源连接,混水阀8的出口接猪饮温水管7。混水阀8的作用是调节猪饮温水管7的水温。
所述的水箱1上设有人工加水口12。水箱1中的水经过煮沸后会蒸发减少,可以通过人工加水口12加注水源。
所述的水箱1上设有自动加水口9,自动加水口9的外端与冷水源连接,水箱1内设有浮球式进水阀10,进水阀10设置在加水口9的内端。设置自动加水口9是为了避免人工加水带来的麻烦。水箱中的水减少后,浮球式进水阀10的浮球受重力作用后会向下沉,由于杠杆作用,浮球的另一端就会顶开进水阀10,自动加水口9可进行自动加水。当加满水后,浮球受到水的浮力上升,这样浮球顶开水阀的那端就不再顶开水阀,进水阀10关闭,加水停止,这样自动加水就完成。
所述的水箱1内设有平水管11。平水管11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水箱1中水位过高而溢出水箱外,影响机器的运作和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洋,未经罗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2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