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2944.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学伟;张立跃;罗朝辉;耿芳;张震;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2;H01F27/29;H01F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窃电穿芯式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企业营销计量领域中的电流互感器,尤其是一种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企业由于窃电和违约用电造成的电量损失较大,直接影响电力企业营销指标,造成线损较高。由于窃电者的手段越来越多,运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导致难以取证以及取证后难以确认的问题经常存在,给电力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经现场核查,目前很多窃电者经常采用使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侧短路的方式进行窃电,针对如上情况,电力企业目前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在互感器二次端子处加装一次性铅封,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杜绝现场窃电。
通过专利检索和文献检索,如国内申请的专利一种高精度穿芯式电流互感器(专利号200820123913.2),小电流单匝穿芯式电流互感器(专利号分别为CN92106815.8和CN92212130.3),防窃电电流互感器(CN00235682.1,CN01224438.4和CN99225572.4)以上专利均是对互感器铁芯及绕组缠绕方式进行改进或者对二次端子外部进行改进,其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窃电问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也没有针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进行的实质性改进的论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能够避免非法用电现象、减少经济损失的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铁芯、二次绕组、二次端子以及安装底座,壳体的底部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壳体中心制出一次线穿芯孔,二次绕组缠绕在铁芯上,该铁芯、二次绕组以及二次端子均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下部制有与二次端子相对应的插线孔,其特征在于:壳体是由树脂封浇注而成的一体式壳体。
而且,壳体内所安装的二次端子为一次性卡扣式端子,该端子的内侧与壳体内部二次绕组的抽头相连接,该端子的外侧留出用于接入外接负荷的出口。
而且,所述的壳体外壁设置铭牌安装区。
而且,所述的安装底座上对称制出两个螺丝压接孔。
而且,所述的壳体内制有安装铁芯、二次绕组以及二次端子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电流互感器内安装与内部二次绕组相对应的卡扣式端子,外部除二次接线外不能再插入任何介质,并且只能一次使用,破坏接线后无法恢复,因此可直接阻止窃电分子从接线上进行窃电。
2、采用卡扣式接线端子不仅能够满足计量装置本身的技术精度要求,直接降低压降的损失、减少人为错接线造成的损失、节约人工成本、杜绝铅封的应用,而且还能够切实落实电力企业“三节约”政策,节约成本及资源。
3、本电流互感器将互感器一二次进行极性标注,从而减少了装表过程中的人为错误、降低了装表的技术难度、减轻了目前电力企业装表接电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老式互感器装电能表接线需要45分钟左右,采用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设计能大大减少工作时间,仅需要3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本互感器采用塑封浇注壳体以及安装一次性卡扣端子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用电分子的更改计量装置接线行为,能够减少电力企业因非法用电造成的电量损失,大大降低线损,为国家及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绕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不含铁芯及绕组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防窃电穿芯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1、铁芯5、二次绕组7、二次端子8以及安装底座4,壳体的底部安装在安装底座上,该安装底座上对称制出两个螺丝压接孔11。壳体的外壁设置铭牌安装区12,壳体设置有一次及二次相应的极性标注,以便于安装识别。
壳体中心制出一个用于穿装一次线6的一次线穿芯孔2。二次绕组缠绕在铁芯上,铁芯、二次绕组以及二次端子均安装在壳体内的安装槽10,壳体下部制有与二次端子相对应的插线孔3。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壳体是由树脂封浇注而成的一体式整体壳体,该壳体是在装入铁芯、二次绕组及二次端子后,由树脂封浇注方式密封加工而成的。由于壳体外表面没有接缝,因此省去了传统铅封的应用,降低了被窃电的可能性。
壳体内所安装的二次端子为一次性卡扣式端子,该端子的内侧与壳体内部二次绕组的抽头相连接,该端子的外侧留出用于接入外接负荷9(通常为电能表等)的出口。该一次性卡扣式端子采用WAGO公司的产品,导线可穿过插线孔插装在卡扣式端子上,该卡扣式端子能够保证导线一旦插入,便可牢固介入,不能再随意更改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2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饲料用豆粕发酵方法
- 下一篇:简易电动千斤顶自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