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099.9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安江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接触器 合闸 保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具体讲是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接触器适用于冶金、矿山、石化、建筑等部门和厂矿企业配用电系统,用来控制不同等级电压的电机、变压器及容性负载等用电设备,特别适用于各种反复通断操作场合,由于其性能优越而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接触器是通过动铁芯、静铁芯、合分闸线圈来实现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的动作,使真空接触器内部动触头和静触头常闭或常开。真空接触器合闸时,动铁芯带动动导电杆向上运动,而动导电杆的上端面连接有动触头,动导电杆动作使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此时,必须保持真空接触器合闸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实现合闸保持,若合闸线圈处于反复的长时间通电状态,容易降低合闸线圈的使用寿命,影响合闸保持的稳定性;在分闸时,分闸线圈工作,动铁芯复位,分闸动作完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分闸线圈烧坏,动铁芯不易复位,或在合闸保持中合闸线圈通电保持时间不够,或因合闸线圈通电性能不稳定等原因影响真空接触器合闸保持功能,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降低了真空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真空接触器合闸保持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合闸保持性能稳定的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包括一基座和一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合闸线圈和与合闸线圈磁配合的衔铁,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转轴和用于驱动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上下以接通电源或断开电源的联动板,所述转轴枢接在基座上,衔铁和联动板分别与转轴连接;所述合闸保持机构还包括一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具有一锁扣连杆和一锁扣配件,锁扣连杆的一端与基座可转动连接,锁扣连杆另一端设有锁扣配件限位用的锁扣件,锁扣连杆转动连接端与基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锁扣配件与衔铁连接并与衔铁联动。
优选地,所述衔铁与联动板垂直设置,处于合闸状态的衔铁垂直于锁扣连杆平面。衔铁与联动板垂直使力传动效果更加明显,衔铁垂直锁扣连杆平面使真空接触器在合闸状态时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所述锁扣配件上设有与衔铁联动的滚轮轴,滚轮轴上安装有锁扣滚轮。锁扣滚轮的设置,一方面成为衔铁的一个支撑点,另一方面减少了衔铁与锁扣件和锁扣连杆之间的摩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合闸保持机构为机械式的保持机构,在合闸线圈通电后,锁扣连杆会锁定衔铁最终的运动状态,只要衔铁的位置保持不变,就能稳定真空接触器的合闸状态,无需合闸线圈长时间通电来保持合闸,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简单,组装、拆卸、更换和维修都十分便捷,并且在提高了真空接触器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的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包括一基座1和一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合闸线圈2、配合合闸线圈2的静铁芯2.1、与合闸线圈2磁配合的衔铁3、转轴4、用于驱动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上下以接通电源或断开电源的联动板6和锁扣结构。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的上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下端连接有绝缘拉杆5,绝缘拉杆5的下端连接有触头弹簧5.1,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绝缘拉杆5和触头弹簧5.1贯穿在中空绝缘子5.2的内部,真空接触器动导电杆和绝缘拉杆5与中空绝缘子5.2滑动配合,中空绝缘子5.2通过螺杆紧固在真空灭弧室的底部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江开关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江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