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油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118.8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周玉林;刘广义;李东明;徐传伟;汪汉初;余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油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轧机内擦拭器上的擦拭辊,具体是一种刮油辊。
背景技术
森吉米尔轧机在轧制带材时,会在带材的表面产生大量的乳化液和轧制油,如果大量的乳化液和轧制油在带材表面被带入卷取机,卷取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带、塌卷事故;另外由于硅钢生产的特殊性,轧制的下一个工序是热处理,如果带材表面残余的轧制油过多会造成热处理时钢带表面发黑,造成缺陷甚至废品,因此森吉米尔轧机在出入口均装有带材擦拭器,擦拭器能清洁带材表面使其洁净。
目前,用于擦拭器中的刮油辊多为平辊。但平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擦拭带材表面时,当刮油辊轴两端受到压力,使平辊与带材接触后,由于应力集中,平辊发生形变,中部翘起而两端下压,使刮油辊身与带材之间产生很大间隙,导致刮油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应力集中导致刮油辊身与带材表面接触不均匀的刮油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刮油辊,由刮油辊轴和刮油辊身组成,所述刮油辊身表面呈外凸的鼓形;刮油辊身沿水平位置的纵向横截面的中央部位的凸度值最大,沿中央部位向两侧延伸凸度值逐渐变小,至两个端部的凸度值为零。
较佳地,经过发明人的实验验证得出,当刮油辊身的最大凸度值为0.325mm时,刮油辊在工作过程中与带材表面的贴合程度最佳,应力分布均匀,中部不会翘起且两端没有缝隙;根据刮油辊身最大凸度值为0.325mm,刮油辊身水平方向半径为700mm,求出刮油辊身凸度值曲线方程式Y=0.325-0.325×X2/490000;所述X为刮油辊身表面上任意一点距离中央部位的水平距离,Y为该点对应的凸度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仅该表刮油辊身表面凸度值,结构简单;
2、不改变原有的带材擦拭过程,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中刮油辊身与带材表面紧密贴合,且贴合部位的应力值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平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油辊身凸度值曲线图;
图中:1-刮油辊轴;2-刮油辊身;3-中央部位;4-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集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刮油辊,由刮油辊轴1和刮油辊身2组成。刮油辊身2表面呈外凸的鼓形;刮油辊身2沿水平位置的纵向横截面的中央部位3的凸度值最大,为0.325毫米;沿中央部位3向两侧延伸凸度值逐渐变小,至两个端部4的凸度值为零。刮油辊身2的凸度值满足方程式Y=0.325-0.325×X2/490000;其中X为刮油辊身2表面上任意一点距离中央部位3的水平距离,Y为该点对应的凸度值。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刮油辊两端受到压力使刮油辊身2与带材表面接触,当压力达到50~65MPa时,带材表面与刮油辊身2紧密贴合,应力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此时刮油辊清洁带材的效果较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