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终端设备集成的嵌入式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623.2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元港;张津铭;于连勇;李铁;牟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正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建筑 终端设备 集成 嵌入式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终端设备集成的嵌入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融合现代建筑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于一体的新兴智能建筑悄然兴起。智能建筑中各种机电设备,如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保等都需要有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去管理运行。楼宇自动化中使用了大量的通信设备,它们采用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加之各生产厂家设备协议的不兼容性、异构系统的集成问题,导致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和这些现场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接口和软件,这必然导致各种设备、特别是通信网络设备等重复建造;使得智能建筑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自动化设备信息管理集成平台。因此,开发一种在现场层就可以直接与各种智能化单元设备连接,并能将现场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通过网络方式将现场信息传递到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嵌入式控制器,就成为各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终端设备集成的嵌入式控制器。该控制器设有各种专门的通信接口,同时集成相关的软件协议,来实现现场各种自动化智能终端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信息传送和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终端设备集成的嵌入式控制器,包括ARM核心模块及扩展接口模块,其特点在于:
所述ARM核心模块,包括ARM CPU模块、RAM模块、FLASH模块、I/O接口模块、时钟及看门狗电路模块及以太网模块,所述 ARM CPU模块分别与RAM模块、FLASH模块、I/O接口模块、时钟及看门狗电路模块、以太网模块及所述扩展接口模块相连。
所述扩展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RS232/485接口、CANBus接口、M_BUS接口、以太网接口及通信接口模块,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分别连接所述USB接口、RS232/485接口、CANBus接口、M_BUS接口、以太网接口,所述通信接口模块还与所述ARM核心模块的ARM CPU模块连接。
所述扩展接口模块用于连接楼宇自动化现场设备的各种通信设备,将现场通信设备的信息传输到所述ARM核心模块。
所述ARM核心模块对通过所述扩展接口模块输入的信息自动识别通信协议,经过协议转换后通过所述以太网模块输出到以太网,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连接。
所述I/O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现场设备的开关量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控制器软件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结构,将各种现场自动化通信协议集成在一个协议集成模块内,按照设备层、数据链路、协议等三层体系实现数据的集成;在对连接上层监控系统的通信上采用TCP/IP以太网络架构下的通信协议;采用Web服务器实现基于Internet的现场对各种自动化设备的访问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多种通信接口、多种协议集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与楼宇自动化各种现场设备方便连接,解决了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各种通信设备接入以太网的问题,简化了监控软件设计与维护,避免了因各种设备自成一套自动化系统独立运行而导致的各种设备、特别是通信网络设备等重复建造,也方便了对现场各种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扩展接口模块还包括用于与LCD触摸屏连接的LCD触摸屏接口模块,所述LCD触摸屏接口模块与所述通信接口模块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LCD触摸屏,可以在现场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包括通过LCD触摸屏进行现场参数设定。
进一步,所述ARM CPU模块是ARM11 系列微处理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ARM11处理器是为了有效的提供高性能处理能力而设计的,采用该处理器使本实用新型能具有更好的实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正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正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的合成分解演示仪
- 下一篇:新型果蔬物流保鲜运输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