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体落纱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894.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萍;刘钢;范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2 | 分类号: | D01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体 落纱纱管 大小 识别 整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体落纱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集体落纱装置的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为利用一个带有凹槽的滚筒,分别将单个纱管从纱管箱中挑出,并经过一个与滚筒的凹槽底部距离大于纱管大端直径的与滚筒同心的半圆弧腔体,在这个腔体中有一对与滚筒的凹槽底部距离在大于纱管小端且小于纱管大端的圆弧形零件,纱管在通过这对圆弧零件时大端会被该零件阻挡,而纱管小端则可以进入该圆弧形零件与滚筒形成的间隙中,当纱管从半圆弧腔体中送出耐,纱管的大端就会先掉落到一个开口小于纱管长度的零件上,该零件内部为漏斗形状使纱管无法在该零件内翻转,从而使纱管大端向下,以达到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的目的。这种装置对于安装时要求较高,并且维护时拆装不便,且由于整理纱管是在一个半圆的腔体内进行,空间较小,容易卡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体落纱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易维护,能高效、准确地将纱管大小端进行识别并整理排列,减少卡管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体落纱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包括输送带1、输送爪2、纱管挡板3、列管槽4,输送爪2设置在输送带1上,输送带1设置在其两侧的两个纱管挡板3上,列管槽4设置在输送带1的运动方向I的前方。输送带1与纱管挡板3之间有距离D,D的尺寸在纱管大端与小端的直径尺寸之间,两个纱管挡板3之间有最小距离B,B的尺寸小于列管槽4的宽度,两个纱管挡板3之间有最大距离C,C的尺寸大于纱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易维护,能高效、准确地将纱管大小端进行识别并整理排列,减少卡管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纱管挡板3正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输送带1、纱管挡板3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体落纱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装置包括输送带1、输送爪2、纱管挡板3、列管槽4,输送爪2设置在输送带1上,输送带1设置在其两侧的两个纱管挡板3上,列管槽4设置在输送带1的运动方向I的前方。输送带1与纱管挡板3之间有距离D,D的尺寸在纱管大端与小端的直径尺寸之间,两个纱管挡板3之间有最小距离B,B的尺寸小于列管槽4的宽度15mm,两个纱管挡板3之间有最大距离C,C的尺寸大于纱管的长度10mm。
输送爪2将单个纱管从纱管箱中挑出,并向列管槽4的方向输送,经过纱管挡板3时,纱管的大端会被该零件阻挡,而纱管小端则进入输送带1与该零件形成的间隙中,当纱管输送至列管槽4的上方时,纱管的大端就会先掉落到列管槽4内,该零件内部为漏斗形状使纱管无法在该零件内翻转,从而使纱管大端向下,以达到纱管大小端识别并整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织机破幅装置
- 下一篇:使掩模板与掩模框架贴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