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101.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谢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44B1/06 | 分类号: | B44B1/06;B44B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石 雕刻 设备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玉雕技术有长达7000余年持续发展的悠久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玉雕行业又进入一个新的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玉雕专业厂家6000多个,从业人员几十万人,每年创作大量的玉雕工艺品以供出口,中国玉雕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用于雕刻的专用设备主要有磨玉机。磨玉机是一种操作者坐在机前操作的玉雕专用设备。使用时,操作者手直接拿着玉料,用各种形状的磨头工具对玉料进行各种形状的雕刻,雕刻过程中还需要对玉料不断的淋冷却水进行降温,手需要直接与水接触。玉雕产品的加工是比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产品少则需要数个小时,复杂的产品多则数十,甚至数百小时。操作者长时间手直接拿着玉料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手还要长时间与冷却水接触,极大的给人手表面造成伤害。除此之外现有玉石雕刻设备的工作台不能活动,不能根据雕刻师的坐姿调整位置,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影响了产品的雕刻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嘴、气管,所述吸附嘴通过活动部件安装在气管的上端部,并与气管构成气体通路;所述活动部件包括连接件、万向节;所述吸附嘴的吸附口呈向外逐渐扩散的喇叭口;所述吸附嘴的中部还是只有喇叭状遮水罩;所述气管还连接有抽气机。该气管兼做制成作用。
吸附嘴的吸附口边缘还增设有橡胶吸附圈,用于增加玉器的吸附力。
吸附嘴有多个并依次叠加相套,各个吸附嘴之间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所述万向节可采用万向滚珠;所述喇叭状遮水罩采用透明有机玻璃体一次成型,透明有机玻璃不影响视线或者观看,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的吸附嘴,在雕刻过程中直接替代了手长时间紧握玉料工作的操作状态,避免了由于手长时间紧握玉料造成的伤害,喇叭状遮水罩改善了雕刻过程中手直接与冷却水接触的恶劣操作环境。
通过万向节将吸附嘴活动的与兼做支撑作用的气管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现有玉石雕刻设备的工作台不能活动、以及不能根据雕刻师的坐姿正确地调整位置的技术问题,在提高灵活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雕刻师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简便易行,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本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的应用将有利于玉石雕刻工艺的水平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玉石大小,而使用的大小不同的吸附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吸附嘴叠加相套在一起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附嘴活动旋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玉石雕刻设备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嘴1、气管4,所述吸附嘴1通过活动部件安装在气管4的上端部,并与气管4构成气体通路。气管4可兼做制成作用,可采用硬质管件制成。所述吸附嘴1的吸附口呈向外逐渐扩散的喇叭口,气管4还连接有抽气机5。为增加玉器的吸附力,可在吸附嘴1的吸附口边缘增设有橡胶吸附圈7。
图2、图3所示。根据玉器的大小不同,吸附嘴1可增加多个按照大小依次叠加相套在一起;为便于拆卸,各个吸附嘴1之间通过卡扣8活动连接。
图4为多个吸附嘴1叠加套设在一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该活动部件包括连接件2、万向节3,此结构的增加,解决了现有玉石雕刻设备的工作台不能活动、以及不能根据雕刻师的坐姿正确地调整位置的技术问题,在提高灵活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雕刻师的劳动强度。万向节为吸附嘴在工作状态下提供多个方向的旋转,满足了玉料各个方位的雕刻加工。万向节3可采用万向滚珠等类似转向结构。
在吸附嘴1的中部还是只有喇叭状遮水罩6,喇叭状遮水罩改善了雕刻过程中手直接与冷却水接触的恶劣操作环境。为便于喇叭状遮水罩6为透明有机玻璃体一次成型,透明有机玻璃不影响视线或者观看,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用雨刮器及使用此雨刮器的轿车
- 下一篇:一种钻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