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框框架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353.0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框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明框框架幕墙;特别是一种洞口中空玻璃在室内装卸的、横框可以拆卸的、室外不需打胶的干法施工的明框框架幕墙。
背景技术
现在明框框架幕墙多为先立好框架,再从室外安装玻璃,再安装玻璃压板、扣板;而现在幕墙多存在如下的弊端:
现在明框框架幕墙的横框有的可以拆卸,有的不能拆卸,横框不可拆卸的幕墙如果横框安装完成后损坏维修很困难;
现在的幕墙多采用室外安装玻璃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当玻璃板块较大、重量较重时,吊运、安装就很困难;
现在多数明框框架幕墙为外面打胶的湿法施工方式,湿法施工容易造成幕墙的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框框架幕墙,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幕墙横框不可拆卸、需要室外安装玻璃和湿法施工容易造成幕墙污染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明框框架幕墙,包括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该幕墙还包括上铝横框、下铝横框和铝竖框;上铝横框和下铝横框均通过铝连接件与铝竖框连接;中空玻璃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卡在上铝横框内,中空玻璃的下端卡在下铝横框内。
上铝横框和下铝横框均通过螺钉固定在铝连接件上,铝连接件通过钉固定在铝竖框上。
上铝横框、下铝横框和固定件三者与中空玻璃之间的缝隙处均卡有胶条。
上铝横框的上端与铝固定件一起卡住单层玻璃,下铝横框的下端也卡有单层玻璃;在上铝横框的外侧、铝固定件的外侧和下铝横框的外侧均设置有断热条,断热条上卡有铝扣板。
下铝横框与单层玻璃之间卡有胶条;上铝横框和铝固定件两者与单层玻璃之间均卡有胶条。
上铝横框和下铝横框两者与铝竖框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密封胶。
中空玻璃的底部与下铝横框之间设置有尼龙垫块。
单层玻璃与铝竖框之间设置有铝垫框。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框框架幕墙,包括中空玻璃,该幕墙还包括上铝横框、下铝横框和铝竖框;上铝横框和下铝横框均通过铝连接件与铝竖框连接;中空玻璃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卡在上铝横框内,中空玻璃的下端卡在下铝横框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横框可拆卸的、洞口中空玻璃可从室内安装和拆卸的、干法施工的一种明框框架幕墙,该幕墙横框可拆卸,这样便于横框损坏后更换;而一般洞口的中空玻璃板块都比较大,重量都比较重,从室外吊运安装比较困难,本实用新型可以从室内安装拆卸,这样就更容易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干法施工使得幕墙更干净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玻璃部位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玻璃部位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框框架幕墙,包括中空玻璃41,该幕墙还包括上铝横框12、下铝横框13和铝竖框11;上铝横框12和下铝横框13均通过铝连接件14与铝竖框11连接;中空玻璃41的上端通过固定件15卡在上铝横框12内,中空玻璃41的下端卡在下铝横框13内。
上铝横框12和下铝横框13均通过螺钉50固定在铝连接件14上,铝连接件14通过钉51固定在铝竖框11上。上铝横框12、下铝横框13和固定件15三者与中空玻璃41之间的缝隙处均卡有胶条30。
上铝横框12的上端与铝固定件17一起卡住一块单层玻璃40,下铝横框13的下端也卡有一块单层玻璃40;在上铝横框12的外侧、铝固定件17的外侧和下铝横框13的外侧均设置有断热条20,断热条20上卡有铝扣板16。单层玻璃40设置在幕墙的安装层之间。
下铝横框13与单层玻璃40之间卡有胶条30;上铝横框12和铝固定件17两者与单层玻璃40之间均卡有胶条30。上铝横框12和下铝横框13两者与铝竖框11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密封胶32。
中空玻璃41的底部与下铝横框13之间设置有尼龙垫块22。单层玻璃40与铝竖框11之间设置有铝垫框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