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测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495.7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航;朱亚欣;王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测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测控器。
背景技术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温度测量与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已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较为流行的温度测量方法有:热电偶测温、热敏电阻测温、电阻温度检测器(RTP)测温和温度传感器模块(IC)测温。普通的热敏电阻是最简单的温度传感器,它的温度测量范围很窄,精度和灵敏度不高;热电偶灵敏度低,稳定性弱,精度中等,速度响应慢,所得温度容易漂移等缺点;电阻温度检测器的精度极高且具有中等线性度,特别稳定,但它们输出的最高温度不够高,且有很大的温度误差,价格昂贵;而温度传感器模块(IC)有两种信号输出模式——模拟和数字,模拟温度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成本低,相对精度较高,但温度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各类温度测量法中普遍存在的温度测量的精度和稳定度不够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温度测控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测控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IC1和电源稳压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IC1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稳压电路为单片机IC1供电;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温度测控器还包括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降压电阻R4、场效应管P4、电子固态继电器IC4、限流电阻R23和保险丝;所述降压电阻R4设置在单片机IC1的输出端和场效应管P4的基极之间;所述场效应管P4的射极连接电子固态继电器IC4,集电极接地;所述电子固态继电器IC4通过限流电阻R23连接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子固态继电器IC4的型号为G3MB-202P。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电子固态继电器IC4并联的备用加热控制支路;所述备用加热控制支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继电器K4、二极管D1、电阻R24和电容C6。
温度测控器还包括数码管和四路数码管驱动电路;所述数码管通过限流电阻与单片机IC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每路数码管驱动电路包括降压电阻和场效应管;所述降压电 阻设置在单片机IC1的输出端和场效应管的基极之间,场效应管的射极连接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数码管。
温度测控器还包括蜂鸣器和蜂鸣器驱动电路;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控制信号降压电阻和场效应管P5;所述控制信号降压电阻设置在单片机IC1的输出端和场效应管P5的基极之间,场效应管P5的射极连接蜂鸣器,集电极接地;所述蜂鸣器通过电源限流电阻连接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单片机IC1还包括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晶振电路包括频率为7.3728HZ的晶体振荡器;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场效应管N1。
温度测控器还包括与单片机IC1输出端连接的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包括系统设置开关按键、加热开关按键、温度按键上升键和温度按键下降键。
温度测控器还包括与单片机IC1输出端连接的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包括限流电阻和双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与单片机IC1输出端,正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高性能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精度可达±0.5°,温度测量范围可达-55oC—125oC,温度没有漂移且稳定性好,适合于各类场合使用。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加热电路,温度过低时,能启动加热装置对被测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电路采用超小型化电子固态继电器G3MB-202P,其转接时间可达500us,能受控于斩波,反映迅速,以便于精调加热模式;系统对于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通过采集温差变化信息,可采用自动改变输出给电子固态继电器的脉冲的占空比,来调节加热的时间和次数,对一些温差变化不大的场合,还设置有备用的加热驱动支路,以适用于不同场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精确测量温度还可以精确地控制温度。
(3)本实用新型应用单片机对整个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以实现能自动对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测量范围可达-55oC—125oC,测量精度可达±0.5°,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很小,且电路工作稳定,可以作为各类测量要求较高、测量范围较宽的仪器和设备中的独立模块来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单片机IC1和指示电路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