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8614.2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恩惠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驾驶 考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GPS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
背景技术
最初的驾驶考试是由考官跟车来对考生的驾驶水平进行考核。该传统的考核方式由于存在耗费警力、易受考官主观评判影响以及易造成考生精神紧张等缺点,因此,有被电子考试系统取代的趋势。目前已推出的电子考试系统包括:电子桩考系统、场地电子路考系统以及实际道路电子考试系统等。
利用电子考试系统进行驾驶考试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种:
实现方式一、直接接触检测方法。在考试车上安装电子装置(如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和压电胶管等传感器),在各个考试项目附近(如标识物处)安装电子装置(如各类传感器等),基于上述电子装置检测考试车与标识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判定考生的驾驶考试成绩。
实现方式二、非接触检测方法。在各个考试项目附近的路面下埋设磁性物质,在考试车上安装磁性传感器,通过检测考场中磁场变化推断考试车与考试项目标识物之间的方位关系,从而判定考生的驾驶考试成绩。
实现方式三、GPS检测方法。在考试车上安装一套GPS定位系统,基于GPS定位系统定位车辆行驶方位,以便对某些考核项目进行评判。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直接接触检测方法存在早期施工量大、故障率高、日后维护费用高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且该类方法无法应用于实际道路考试。非接触检测方法虽然具有日后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精度和调试精度,从而造成施工和调试工作量大。另外,非接触检测方法同样无法应用于实际道路考试。现有的GPS检测方法由于只能定位出考试车上安装的GPS接收天线的位置,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车辆行驶速度很慢或转弯尤其是停车),无法判定出考试车的方向,从而也就无法推断出考试车其他部位所在的坐标位置,不利于GPS技术在驾驶考试应用中的推广。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利用电子考试系统进行驾驶考试的实现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能够克服现有的驾驶考试的实现方式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利用电子考试系统进行驾驶人考试的实现方式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驾驶考试系统的实现成本,并提高电子考试系统的可应用性和可靠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包括:GPS定位系统和主控装置;所述GPS定位系统包括:两个GPS接收天线,设置于考试车上,接收GPS定位信号,并输出所述GPS定位信号;以及GPS定位信号处理器,设置于所述考试车上,接收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输出的GPS定位信号,并输出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的坐标位置;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GPS定位信号处理器连接,所述主控装置接收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的坐标位置,并输出考核项目中的标识物与考试车预定部位在所述预定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其中所述GPS定位系统为精度为厘米级别的GPS定位系统。
较佳的,前述的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其中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均设置于所述考试车的车顶上。
较佳的,前述的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其中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设置于考试车车顶的中心纵轴上,且所述两个GPS接收天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10厘米。
较佳的,前述的基于GPS的驾驶考试系统,其中所述主控装置设置于考试车上,且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GPS定位信号处理器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恩惠,未经王恩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8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