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式数字全息指纹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8938.6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婷;王云新;王大勇;赵洁;张亦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H04N5/225;G03H1/12;A61B5/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数字 全息 指纹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全息装置,特别涉及警用领域的指纹采集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巨大进步和指纹自动识别的应用,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指纹识别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潜在指纹的显现技术,犯罪现场遗留的指纹如果不能有效的显现出来,就无法进行之后的信息提取及指纹鉴定。目前应用于刑侦现场指纹显现的技术有很多种,按显色原理分类可分为:加底色显现、化学反应显现、理化作用显现、激光显现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究和实践,指纹显现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刷显法的粉尘,熏显法产生有毒气体,部分试剂和染料具有毒性,显现中形成的有色物质会破坏物证的原始状况,一些显示试剂DFO(1,8-二氮芴-9-酮)等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全息测量装置,可以用于实现指纹的非接触、无毒、无损及多次测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式数字全息指纹成像装置,包括激光器,连续衰减片、半波片、偏振分束棱镜、全反射镜、扩束滤波系统、合束棱镜、CCD图像传感器、计算机;所述的计算机实时重构CCD图像传感器记录的数值化的全息图;
在激光器的输出光路上依次垂直放置连续衰减片、半波片和偏振分束棱镜;偏振分束棱镜输出的A光路上依次设置了全反射镜和扩束滤波系统;偏振分束棱镜输出的B光路上依次设置了半波片、全反射镜和扩束滤波系统;在A、B光路的交汇处设置合束棱镜;光束经过合束棱镜后产生的干涉图像被CCD传感器接收,并发送至计算机。
激光束通过偏振分束棱镜后分为两束线偏振光,一束光经过扩束滤波系统作 为平行参考光照射到CCD上,另一束则经扩束滤波系统后成为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待测样本上,两者在合束棱镜的作用下以一定物参夹角在CCD靶面上相遇发生干涉,通过调整合束棱镜座下的角度平移台来控制物参夹角,使其满足尼奎斯特抽样定理和再现像分离条件。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全息图,通过调节光路方向上第一个半波片来优化A路光和B路光的强度比,结合第二个半波片的使用可保证A路光和B路光的偏振态一致。
待测对象置于可移动平移台上,可移动平移台垂直位于偏振分束棱镜输出的A光路上;
CCD图像传感器采集到图像后发送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值再现。首先对全息图做傅里叶逆变换得到频谱图,为了消除零级像和共轭像的干扰,用频谱滤波的方法截取出感兴趣的频谱,并将其移到频域中心,再对它做一次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全息图上的物光波分布,最后根据菲涅耳衍射传播理论及再现距离就可得到再现振幅像,此时的相位像是存在畸变的,将其畸变进行校正,就能得到清晰的相位像。
有益技术效果:
数字全息指纹成像系统能够实现非接触、无毒、无损测量,能克服传统刑侦现场指纹采集的不足,在不破坏指纹的情况下进行多次采集。较传统方法相比,数字全息指纹采集成像系统为警方获取指纹纹理提供了一种额外信息——相位信息,相位像的获取增强了指纹的信息量,特别是对于不可见的透明指纹或者弱振幅信息的指纹,以及振幅清晰但信息不全的指纹,可以通过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融合尽可能获得充分的指纹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数字全息指纹采集成像系统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铝板上潜在指纹的实验结果,(a)补零后全息图,(b)频谱图,(c)频谱滤波后的频谱图,(d)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的全息图上的物光波分布,(e)再现振幅像,(f)去畸变后的相位像,(g)三维显示图;
图3光盘上潜在指纹的实验结果,(a)振幅像,(b)相位像,(c)三位显示图;
图4平面镜上潜在指纹的实验结果,(a)振幅像,(b)相位像,(c)三位显示图。 其中:1、激光器,2、连续衰减片,3、半波片,4、偏振分束棱镜,5、全反射镜,6、扩束滤波系统,7、合束棱镜,8、CCD图像传感器,9、计算机,10、可移动平移台。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8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素生产用的环式焙烧炉
- 下一篇:一种大型螺杆热管式水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