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熔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9061.2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生;梁西川;曹燕飞;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熔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机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温度熔断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温度熔断器也叫做温度保险丝,是温度感应回路中的切断装置。温度熔断器能够感应电器电子产品非正常运作中产生的过热,从而切断回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温度熔断器包括内部的熔断体和包裹在熔断体外的绝缘结构,现有的绝缘结构大多采用单一结构,即直接采用绝缘套管结构或者直接采用灌封结构。直接采用绝缘套管结构虽然能够保证绝缘的耐电性能,但是绝缘套管与熔断器之间的间隙以及绝缘套管周边为空气,其导热性能较差;而直接采用灌封结构则耐电性能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如何兼顾绝缘结构的耐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以提高温度熔断器的性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熔断器,其绝缘结构既有较好的耐电性能,又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熔断器,包括内部的熔断体和包裹在所述熔断体外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套管和灌封胶层,所述灌封胶层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圈。
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熔断体之间设置有辅助灌封胶层。
优选地,所述灌封胶层和所述辅助灌封胶层的材料均为高导热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套管为弹性管。
优选地,所述套管为绝缘材料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度熔断器,包括内部的熔断体和包裹在所述熔断体外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套管和灌封胶层,所述灌封胶层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圈。套管套装在熔断体上,以确保绝缘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电性能;再采用灌封胶填充套管周边的间隙从而形成灌封胶层,不仅能提高绝缘结构的导热性,还对熔断体和套管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这样,将耐热、耐电的套管和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灌封胶层复合在一起,兼顾绝缘结构的耐电性能和导热性能,提高了温度熔断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度熔断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温度熔断器,其绝缘结构既有较好的耐电性能,又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度熔断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度熔断器,包括内部的熔断体1和包裹在所述熔断体外的绝缘结构,当温度升高至极限温度以上时,其内部的熔断体发生融化,将电路断开,从而实现高热保护的功能;绝缘结构包括套管2和灌封胶层3,封胶层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圈。
套管可以为弹性绝缘材料管,也可以为刚性管。
套管套装在熔断体上,以确保绝缘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电性能;再采用灌封胶填充套管周边的间隙从而形成灌封胶层,不仅能提高绝缘结构的导热性,还对熔断体和套管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这样,将耐热、耐电的套管和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灌封胶层复合在一起,兼顾绝缘结构的耐电性能和导热性能,提高了温度熔断器的性能。
套管与熔断体之间设置有辅助灌封胶层,这样,在套管和熔断体之间的间隙内也填充有灌封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温度熔断器的性能。
灌封胶层和辅助灌封胶层的材料均为高导热性材料,以保证绝缘结构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保证温度熔断器与周围环境的温感敏感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熔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9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