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9106.6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新;杨鑫峰;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电机包括振动单元,支撑固定振动单元的弹性支撑件,以及收容固定振动单元和弹性支撑件的外部框架。振动单元的质量可以影响线性振动电机共振频率f0、Q值和振感等线性振动电机的性能,弹性支撑件在振动单元振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跟随振动单元的振动。现有技术中,弹性支撑件振动过程中容易与外部框架或者弹性支撑件自身发生碰撞,尤其在受到大电压冲击的情况下,使弹性支撑件容易损坏,而且会产生噪音。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线性振动电机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可以延长弹性支撑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噪音,提高线性振动电机的声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线性振动电机,包括:
由顶面、底面和侧面构成的外部框架;
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永磁体,所述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于所述外部框架的内部;
安装于所述外部框架中的用于驱动所述振动单元产生振动的电磁铁;其中,
所述振动单元与所述电磁铁置于平行于外部框架底面的同一平面上,且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外部框架的底面;
在所述弹性支撑件或/和所述外部框架侧面上设有弹性缓冲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弹性支撑件靠近所述外部框架侧面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发生最大形变位移的部位。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外部框架侧面靠近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位置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与所述弹性支撑件发生最大形变位移部位相对的位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弹性支撑件靠近所述外部框架侧面的一侧和所述外部框架侧面靠近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位置均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与所述弹性支撑件发生最大形变位移部位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支撑件为由两个支臂构成的U型结构,在至少一个支臂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缓冲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在与所述弹性支撑件发生最大形变位移部位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缓冲件为胶层、PU或者硅橡胶片。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弹性支撑件或/和外部框架侧面上设有弹性缓冲件,其中,弹性缓冲件可以采用带有弹性而且质地较软的材料如胶层、PU或者硅橡胶片,设置在与弹性支撑件发生最大形变位移部位相对应的位置,采用了上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弹性支撑件与外部框架侧面或者弹性支撑件自身之间发生硬性碰撞,延长了弹性支撑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噪音,从而提高了线性振动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中弹性支撑件和盖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一种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另一种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顶面,12.底面,13.侧面,14.线路板,2.电磁铁,21.线圈,22.铁芯,31.永磁体,32.导磁体,4.质量块,5.弹性支撑件,6.弹性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由顶面11、底面12和侧面13构成的外部框架,其中,底面12和侧面13构成槽状壳体,顶面11为盖接在该槽状壳体上的盖体,在底面12的外表面还结合有线路板14,线路板14用于电连接线性振动电机内部电路和外部电子电路。
在外部框架内收容有振动单元和用于驱动振动单元产生振动的电磁铁2。电磁铁2固定在外部框架内,包括铁芯22及缠绕于铁芯22上的线圈21,线圈21与线路板14电连接。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5悬置于外部框架的内部,且振动单元与电磁铁2置于平行于外部框架顶面11及底面12的同一平面上,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外部框架的顶面11及底面12,振动单元振动过程中由弹性支撑件5提供弹性形变。该线性振动电机减小了产品的厚度,实现了产品的薄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9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