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0935.6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玲;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隔离 光纤 适配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通信的单纤双向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更好地实现单纤双向器件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普通的单纤双向器件主要包括光纤适配器组件11、圆方管体12、PD-TO 13和LD-TO 14。其中,所包含的光纤适配器组件的金属外壳为一整体,在应用时,无法从电性能上将单纤双向器件的信号地与模块的管壳地进行隔离,其缺点是:
1)静电防护(ESD)阈值低,模块和光电组件容易损坏或损伤;
2)干扰电路有效信号,降低系统信噪比。
目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PD-TO端使用陶瓷环进行接收端的地隔离,在LD-TO端悬空地脚(即空置Case引腿)进行发射端的地隔离,从而达到单纤双向器件整体的地隔离效果。虽然这种方案也能实现地隔离功能,但却有以下不足:
1)接收端使用陶瓷环进行地隔离,既增加物料成本,又增加生产工序;
2)发射端空置Case引腿进行地隔离,既浪费资源,又影响灵活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单、成本低、设计灵活的可实现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光纤插针,所述光纤插针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一金属外壳,光纤插针中部外侧套接有第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之间隔有间隙。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绝缘材料。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与光纤插针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与光纤插针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还设有陶瓷套筒,所述陶瓷套筒套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光纤插针位于第一金属外壳内的一端上。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还设有止口金属件,所述止口金属件与所述陶瓷套筒相邻。
所述光纤插针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外侧的一端呈台阶状。
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依靠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的不连通性,在应用时实现了单纤双向器件的信号地和模块的管壳地能够分别作为信号地和壳地并且互相隔离,有效提高了单纤双向器件抗电磁干扰的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单、成本低、设计灵活,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和结构的光纤适配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纤双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组件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1. 光纤适配器组件,12. 圆方管体,13. PD-TO ,14. LD-TO,21.止口金属件,22.陶瓷套筒,23.第一金属外壳,24.第二金属外壳,25.光纤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地隔离的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光纤插针25,光纤插针25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一金属外壳23,光纤插针25中部外侧套接有第二金属外壳24,第一金属外壳23和第二金属外壳24之间隔有间隙。第一金属外壳23及第二金属外壳24与光纤插针25之间采用两次压配合工艺安装。第一金属外壳23和第二金属外壳24之间的间隙中可以填充绝缘材料,例如绝缘胶体等。第一金属外壳23与光纤插针25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第二金属外壳24与光纤插针25之间也可以为过盈配合连接。第一金属外壳23内还设有陶瓷套筒22,陶瓷套筒套22的一端套接于光纤插针25位于第一金属外壳23内的一端上。第一金属外壳23内还设有止口金属件21,止口金属件21与陶瓷套筒22相邻。光纤插针25位于第一金属外壳23外侧的一端优选呈台阶状,以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组件适用于各种形状与结构的光纤适配器组件;依靠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的不连通性,在应用时,可完全将单纤双向器件的信号地与模块管壳地电隔离,实现了单纤双向器件的信号地和模块的管壳地能够分别作为信号地和壳地并互相隔离;能有效提高单纤双向器件抗电磁干扰的性能,且性价比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0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