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层表面处理的活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2018.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银;张茂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7/00 | 分类号: | F16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表面 处理 活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杆,尤其涉及一种深层表面处理的活塞杆。
背景技术
活塞杆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化合物层是深层热处理技术最重要的渗层组织,是影响活塞杆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关键指标,目前,大部分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活塞杆,化合物层深度为12-22μm,表面维氏硬度为430-500kg/mm2,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差,耐腐蚀性能试验平均在120小时生锈,应用于最终产品中,为产品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好的深层表面处理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层表面处理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渗层组织从外到内包括氧化物层、疏松层、化合物层、奥氏体层和扩散层;所述的氧化物层为铁的氧化物,厚度为2-5μm;所述的疏松层和化合物层均为同时包括Fe2-3CN及Fe4N,所述疏松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化合物层的厚度为32-50μm;所述的奥氏体层为铁的碳氮共渗物Fe2-3CN,厚度为8-15μm;所述的扩散层为氮在铁中的固溶体Fe4N,对提高活塞杆的疲劳强度有很大的作用,厚度为200-300μm。
氧化物层在活塞杆的最外层,是铁的氧化物,它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与化合物层相配合形成极高的耐蚀性,同时它对提高活塞杆表面的耐磨性和降低摩擦系数也有一定的作用。
化合物层是深层热处理技术最重要的渗层组织,是深层热处理技术提高活塞杆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形成深的致密化合物层是深层热处理技术所最求的目的。化合物层主要由Fe2-3CN,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Fe4N。
奥氏体层是深层热处理氮碳共渗所独有的一种渗层组织,奥氏体层是化合物层与扩散层中间的一种组织,是氮在铁中的固溶体,由于氮的含量不足以形成化合物层,仅能形成含氮的固溶体,奥氏体层仅能在590℃以上组织中存在。
扩散层是在奥氏体层以内至活塞杆基体心部组织的这一区域,它是氮在铁中的固溶体,但其含量低,不足以形成奥氏体组织,由奥氏体层边缘至活塞杆基体心部区域,由于氮含量逐渐降低,其硬度也逐渐降低,最后于心部基体组织一致,扩散层对提高活塞杆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帮助不大,但是对提高活塞杆的疲劳强度有很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活塞杆表面平滑、粗糙度低,不漏气,活塞杆化合物渗层达到32μm以上,表面维氏硬度大于620kg/mm2,硬度高,耐腐蚀性优异、耐腐蚀性能达到280小时以上,耐磨性高,废品率低、使用寿命长,在拉伸试验机上连续拉伸6×106次,活塞杆表面氧化膜不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塞杆碳氮共渗的渗层组织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金相图片。
图3为实施例2的金相图片。
图4为实施例3的金相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1:
金相图片见图2,放大倍数200(倍),活塞杆渗层组织厚度:氧化物层厚度:4μm,疏松层厚度3μm,化合物层厚度:32μm,奥氏体层厚度:9μm,扩散层厚度:260μm。
产品性能指标为:
1)活塞杆的耐蚀性:按照GB/T10125-1997标准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285小时不生锈;
2)活塞杆的表面粗糙度:0.06μm、0.07μm、0.08μm、0.07μm、0.06μm;
3)活塞杆的表面维氏硬度:654、635、643、642、650,单位为kg/mm2。
产品采用下面工艺方法制得:
(1)活塞杆初加工
A、切断:将活塞杆按所定的长度进行切断;
B、退火:消除活塞杆应力;
C、校直:满足活塞杆直线度的要求;
D、粗磨:去除活塞杆表面铁锈等杂质;
E、高频淬火:增加活塞杆表面硬度;
F、回火校直:满足活塞杆直线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2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强力差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音乐模拟数字喷泉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