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大吨位电传动自卸车前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2645.5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刘志清;梁小波;彭国谱;唐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2 | 分类号: | B60B35/02;B60B37/10;B60G11/26;B62D5/06;B60T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赵静华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吨位 传动 卸车 前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桥,具体是一种超大吨位电传动自卸车前桥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矿山开采产量的增长,大吨位汽车仍无法满足矿山运输的需求,矿用自卸车向着超大吨位方向发展,同时用户对自卸车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自卸车关键部件之一的前桥总成,要承受车辆受到的纵向、横向、垂向载荷,实现车辆转向、制动、减震等功能,由于吨位增大,载荷增加,受力也更加复杂,现有吨位自卸车前桥不能满足超大吨位自卸车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吨位电传动自卸车前桥总成,以实现该前桥能承受载重300吨及以上吨位车辆受到的纵向、横向、垂直载荷,实现车辆转向、制动、减震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轮轴、前轮毂、油气弹簧悬架、转向动力缸、转向横拉杆、湿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前轮轴由左右两个组成构成前桥总成主体骨架,左右前轮轴的一端通过左右两个油气弹簧悬架支座与车架左右纵梁连接;左右前轮轴的另一端通过内外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与前轮毂连接;左右油气弹簧悬架经压板和螺栓与前轮轴固定;左右两个转向动力缸分别安装在左右羊角臂上;左右两个羊角臂通过转向横拉杆连接在一起并分别与左右前轮轴连接;所述湿盘式制动器内外构架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前轮毂和前轮轴上,前轮轴上的锥孔轴线与轮轴线成91.5°夹角,使安装在前轮轴上的前车轮形成1.5°的外倾角。便于车辆在重载下车轮与地面成相对垂直。
所述油气弹簧悬架为带回弹控制的油气弹簧悬架。
所述湿盘式制动器通过两个浮动密封将湿盘式制动器内腔与外界隔离开。
所述连接前轮毂与左右前轮轴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安装。
本实用新型可推动两前轮轴及车轮绕油气弹簧悬架轴线旋转,使得车轮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车辆即可实现转向功能。通过调节转向横拉杆的长度可以控制两车轮前后两端的距离差(前束),使得车辆获得较好的直线行驶性能。采用带回弹控制的油气弹簧作为悬架,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刚度可变等优点。通过调节油气比例,可以获得不同的刚度曲线,且刚度变化范围大,可以有效减弱路面传来的冲击,避免发生共振现象。可适用于超大型电动轮自卸车,可以承受车辆受到的纵向、横向、垂向载荷,实现车辆转向、制动、减震的功能,能够自动适应路面状况变化,并减弱坎坷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左湿盘式制动器;2. 左油气弹簧悬架;3. 左油气弹簧悬架支座 ;4. 左转向动力缸;5. 转向横拉杆;6. 左羊角臂;7. 左前轮毂;8. 右转向动力缸 ;9. 右油气弹簧悬架支座;10. 右油气弹簧悬架;11. 右湿盘式制动器;12. 右前轮毂; 13. 右前轮轴;14. 右羊角臂;15. 左前轮轴;16. 压板;17. 内圆锥滚子轴承;18. 外圆锥滚子轴承;19. 湿盘式制动器内构架;20. 湿盘式制动器外构架。21. 浮动密封;22. 浮动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前轮轴由左右两个前轮轴15和13组成,它们构成前桥总成主体骨架,左右前轮轴15、13的一端分别通过左右两个油气弹簧悬架支座3、9与车架左右纵梁连接。左右前轮轴的另一端通过内外两个圆锥滚子轴承17和18与前轮毂连接;左右油气弹簧悬架2、10为带回弹控制的油气弹簧型架,其杆筒下端为圆锥体,分别套在前轮轴15、13上锥孔内,经压板16通过螺栓联接与前轮轴15、13固定,杆筒同时起转向主销的作用,承受侧向压力。
左右两个转向动力缸4、8分别通过关节轴承安装在左右两个羊角臂6、14上;左右两个羊角臂6和14通过转向横拉杆5连接在一起并分别与左右前轮轴15、13连接;左右湿盘式制动器1、11通过浮动密封21、浮动密封22将湿盘式制动器内腔与外界隔离开。左右湿盘式制动器内外构架19、20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前轮毂7和12以及左右前轮轴15、13上。左右前轮毂7、12的内外圆锥滚子轴承17、18安装方式是背靠背。
前轮轴上的锥孔轴线与轮轴线成91.5°夹角,使安装在前轮轴上的前车轮形成1.5°的外倾角。便于车辆在重载下车轮与地面成相对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2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