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醇油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2858.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华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F23D11/00;F23D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油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螺旋式醇油气化炉,具体说是一种专用于醇油燃烧的炉具。
背景技术
生物醇油是一种无毒、无残液、无烟尘、无有害废气、无积垢,即安全又经济的燃料,也是一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燃料。现阶段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醇油炉具都需要使用风机为辅助工具才能完成醇油的燃烧,使用不方便,推广困难,且燃烧不完全,油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醇油气化炉,其不受风机的限制,燃烧完全,使用方便,油耗小,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气化炉主要由炉圈,聚火圈和炉心三大部分构成。所述炉心由预热开关,预热供油管,供油开关,供油管,气化管,供气管,储气室,主燃烧管,防喷油燃烧管组成;
其中炉心的特征在于:预热供油管由2毫米粗的铜管制成;供油管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气化管由10毫米粗的铜管制成;供气管由4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连接气化管和储气室,数量为2根,并将气化后的燃料油排放进储气室;储气室由1毫米厚的铜板焊接而成;主燃烧管上部分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下部分由3毫米粗的铜管制成,数量为4个;防喷油燃烧管上部分由3毫米粗的铜管制成,并向一侧倾斜约135°,下部分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数量 为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不受风机的限制,燃烧完全,使用方便,油耗小。本实用新型炉心的气化管使用10毫米粗的铜管制成,呈螺旋状结构,增加了火焰和铜管的接触面,使醇油燃料充分气化,储气室与主燃烧管、防喷油燃烧管的高低差连接构造增强了炉心内部的压力,使火力更猛,燃烧温度更高。防喷油燃烧管的火孔采用螺旋状构造,用户操作时,不会出现气化的燃料油喷出炉心而引发安全事故,炉心使用紫铜材料作为主要材料,紫铜导热快、熔点高、散热慢,增强了炉心的气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心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圈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聚火圈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气化炉主要由炉圈(10),聚火圈(11)和炉心(12)三大部分构成。
炉心(12)由预热开关(1),预热供油管(2),供油开关(3),供油管(4),气化管(5),供气管(6),储气室(7),主燃烧管(8),防喷油燃烧管(9)组成。
其中,预热供油管(2)由2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预热供油;供油管(4)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燃料油供给;气化管(5)由10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燃料油气化;供气管(6)由4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连接气化管(5) 和储气室(7),数量为2根,并将气化后的燃料油排放进储气室(7);储气室(7)由1毫米厚的铜板焊接而成,主要作用是储存燃料气体和未完全气化的燃料油;主燃烧管(8)上部分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固定火孔位置,扩大进气量,下部分由3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燃烧气体,数量为4个;防喷油燃烧管(9)上部分由3毫米粗的铜管制成,并向一侧倾斜约135°,下部分由6毫米粗的铜管制成,用于防止未完全气化的燃料油排放,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炉心主要用于醇油燃烧,醇油经供油管进入气化管,在气化管通过炉心自身构造气化后,进入供气管再进入储气室,最后用燃烧孔排放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
1.打开预热开关,将少量燃料油经预热供油管放入炉心内部。
2.关闭预热开关,用明火将炉心内部的燃烧油点燃,约30秒后,炉心温度达到气化温度。
3.打开供油开关,使燃料油经供油管供入气化管,当主燃烧管和防喷油燃烧管开始排放燃烧气体后,即能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华,未经黄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2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醇油锅炉
- 下一篇:一种固定旋转式吹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