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安全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539.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军;董永平;楼志刚;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安全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轮毂行业的快速发展,轮毂造型也是层出不鲜,如图1示中的轮毂造型,其在铸造过程中抱紧力在上模部位,即浇铸完成后,上模部紧紧抱住上模具,当开模时,由于抱紧力大,开模瞬间的力相对较大,在上模打开的瞬间,容易造成轮毂变形,有时甚至轮毂连着边模都有上抬的趋势,不仅会造成模具的移位,而且往往轮毂由于瞬间的变形而造成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模具安全脱模机构,通过对模具简单结构改进,防止开模时上模抱紧力过大,造成轮毂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安全脱模机构,包括安装于模架上平面上的下模及边模,边模围绕下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与下模间设有防脱卸的卡扣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边模下部的卡槽及设于下模上的卡钩,边模及下模装配时卡钩卡入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模架上平面为台阶面,其中下模设于下台阶面上,边模设于上台阶面上,下模上卡钩突向上台阶面,边模底部内侧边缘与上台阶面边缘设有间隔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卡钩及卡槽上平面均为平面且紧密贴合,所述卡钩及卡槽下平面均为圆弧面且互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边模与下模连接处设一连接点,该连接点交错连接,通过勾状卡扣结构衔接,当上模打开时,由于边模底模及轮毂是相连一起的,上模可以轻易打开,而不会对轮毂及边模有影响,当上模打开后,边模再打开,这样整个过程都不会对轮毂造成危害影响,上模采取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开模时可以适当减少轮毂对上模的抱紧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安全脱模机构的实施例,包括安装于模架1上平面上的下模2及边模4,边模围绕下模设置,所述边模与下模间设有防脱卸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边模下部的卡槽41及设于下模上的卡钩21,边模及下模装配时卡钩卡入卡槽。所述模架上平面为台阶面,其中下模设于下台阶面11上,边模设于上台阶面12上,下模上卡钩突向上台阶面,边模底部内侧边缘与上台阶面边缘设有间隔空间。所述卡钩及卡槽上平面均为平面且紧密贴合,所述卡钩及卡槽下平面均为圆弧面且互不接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也可以将卡扣结构设计为包括设于边模下部的卡钩及设于下模上的卡槽,边模及下模装配时卡钩卡入卡槽。
图中其他结构为:上模3、轮毂5、压板6、分流锥7、浇口8、冒口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器静制动力矩试验台
- 下一篇:超声探头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