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594.8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32;H01G4/33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留边 单层 金属化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内部串联结构的电容器电介质为有机薄膜,金属极板为金属箔(特别是铝箔),具体结构为:一层有机薄膜、一层铝箔(包括两条不接触中间留空的铝箔带)、一层有机薄膜、一层铝箔,总共四层构成。因金属箔厚度较大,一般为数十微米,甚至超过有机薄膜的厚度,制出的电容器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较佳的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内部串联电容器缺点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其包括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卷绕的一层中留边金属化膜(1)和一层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设置有两个金属化层(3),所述两个金属化层(3)位于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的同一侧,且所述两个金属化层(3)间隔。优选地,所述两个金属化层(3)的间隔距离范围为2~6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设置有金属化层(4),所述金属化层(4)位于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的中部,且所述金属化层(4)与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的两端存在距离。优选地,所述金属化层(4)距离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两端的距离范围为1~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和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均为单面金属化膜。优选地,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和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的宽度不相等,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的宽度,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和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居中对齐。在优选地,所述中留边金属化膜(1)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的宽度范围为2~6mm。
所述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使用金属化技术,电容器芯子由一层中留边单面金属化膜和一层两侧边缘留边单面金属化膜卷绕而成,因此具有卷绕工艺简化、体积小、成本低、电性能优良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容器芯子所用薄膜的剖示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的电容器芯子主要由一层中留边金属化膜1和一层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卷绕而成。中留边金属化膜1上两侧为金属化层3,中部约2~6mm的宽度留空无金属层,即此层基膜上的金属化层为两个不相通的金属带。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上金属化层4位于薄膜中间,两侧边缘各有约1~3mm的宽度无金属区域。两层金属化膜均为单面金属化膜。而且,两层金属化膜宽度不相等,中留边金属化膜1宽度大于两侧边缘留边金属化膜2约2~6mm,两层膜居中对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金属化层厚度只有为零点零几微米,对比金属箔的数十微米厚度,实现了内部串联结构电容器的体积的小幅度减小。
2、金属化后节省了成本。
3、原结构需要卷绕两层有机薄膜和两层铝箔,现结构结构为两层金属化膜,生产工艺简化。
4、金属化电容器具有自愈功能,在电容器出来局部击穿后会恢复到原来的性能,但金属箔电容器就没有此性能,电容器的电性能得到了提高。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留边单层金属化膜电容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