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916.9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麦建波;姚志全;陈利军;刘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处理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前处理废水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电镀废水总量的30%。电镀前处理废水成分复杂,包括油、蜡、表面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各种金属离子等。组分变化很大,随镀种、前处理工艺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等而变。同时,因其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COD高,属难治理的废水之一。
现今国内外针对电镀前处理废水,以生化和物化联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大部分以物化(微电解、Fenton法、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厌氧、好氧活性污泥)-物化(吸附、药剂氧化)的三级深度处理工艺为主。这类工艺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流程和操作都较复杂,理论上可以使出水达标排放,其中的普通活性污泥法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类废水成分复杂、COD高、水质变化大,运行不稳定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在电镀企业中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抑制了电镀废水的治理,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瓶颈。
现有技术的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采用水泥浇灌成固定的池子,需要占有一定面积来建造泵房,不仅占地面积大,且一旦废水处理装置建成后,其位置固定,不能移动,不可重复利用。同时,现有技术的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有废水处理池及PLC控制系统,所述废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活性污泥池、MBR池、气水分离罐、及清水池;
其中,所述活性污泥池连接有营养物质储药箱,所述活性污泥池与所述MBR池均设有曝气装置;
其还包括有补给泵、反冲洗泵、出水泵及真空泵,所述补给泵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所述活性污泥池的底部连通,所述反冲洗泵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所述MBR池连通,所述出水泵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下腔、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上腔连通,并形成回路,所述补给泵、反冲洗泵、出水泵及真空泵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集装箱,所述调节池、所述活性污泥池、所述MBR池及所述清水池均为钢结构,并容纳于所述集装箱内。
优选的是,所述曝气装置为机械曝气管及与所述机械曝气管配合的风机,或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管及与与所述微孔曝气管配合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内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MBR池内设有微孔曝气管和机械曝气管。
优选的是,所述活性污泥池设有在线氧化还原电位计、pH计及溶解氧测定仪,所述在线氧化原电位计、所述pH计及所述溶解氧测定仪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活性污泥池与所述MBR池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流孔。
优选的是,所述隔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活性污泥池与所述MBR池之间.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污泥循环泵,所述污泥循环泵与所述活性污泥池及所述MBR池连接,形成污泥循环回路。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在线清洗装置,所述在线清洗装置与所述MBR池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在线清洗装置包括有在线清洗药桶及在线清洗泵,所述在线清洗药桶通过所述在线清洗泵与所述MBR池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池、所述MBR池、所述清水池、所述在线清洗药桶、所述气水分离罐及所述营养物质储药箱均设有液位开关,且多个所述液位开关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1、处理效果好:MBR池(膜生物反应器)对CODCr的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各项指标能够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出水水质指标中,CODCr在60mg/L以下。
2、节省占地面积:节省占地面积30%以上,可作为单独处理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装置,也可以同其他废水处理装置工艺联用,达到去除废水中COD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