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甲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4740.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关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县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04 | 分类号: | C07C31/04;C07C29/8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甲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甲醇的装置,主要用于回收残留在脂肪酸甲酯中的甲醇,属于一种回收甲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脂肪酸甲酯的工艺过程中,需从脂肪酸甲酯中脱除残留的甲醇,从而提高产品的闪点。当脂肪酸(或油脂)与甲醇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时,制备而成的脂肪酸甲酯中残留有5-10%的甲醇,通常采用蒸汽加热脂肪酸甲酯的方式来除去甲醇,使甲醇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凝蒸发出来的甲醇汽体,从而达到回收甲醇的目的。
但是,因为甲酯与甲醇互溶,且两者的分子间具有相互引力作用,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后,仍有1%左右的甲醇残留在脂肪酸甲酯中,必须采用高真空高温脱溶的方法来脱除这部分甲醇。在高真空高温脱溶方法中,使蒸溜中的真空度达到200Pa以内,釜温大于150℃,脱溶1小时左右,使得甲醇的残留量小于0.03%。但是,在该真空度下,甲醇气体不会在冷凝器内冷凝成液体,这样甲醇只能被真空泵抽出,然后排放入大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浪费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甲醇回收效率高的回收甲醇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甲醇回收效率高的回收甲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回收甲醇的装置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蒸馏釜、真空泵、一号冷凝器、二号冷凝器和吸收塔,所述真空泵与蒸馏釜连接,所述一号冷凝器与真空泵连接,所述二号冷凝器与一号冷凝器连接,所述吸收塔与二号冷凝器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冷凝器为卧式冷凝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二号冷凝器为卧式冷凝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真空泵为干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使用方便,甲醇的回收效率高,能够有效除去脂肪酸甲酯中残留的甲醇,从脂肪酸甲酯中除去甲醇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收甲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回收甲醇的装置包括蒸馏釜1、真空泵2、一号冷凝器3、二号冷凝器4和吸收塔5,其中,一号冷凝器3为卧式冷凝器,二号冷凝器4也为卧式冷凝器,真空泵2为干式真空泵。
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2通过管路与蒸馏釜1连接,一号冷凝器3通过管路与真空泵2连接,二号冷凝器4通过管路与一号冷凝器3连接,吸收塔5通过管路与二号冷凝器4连接。即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2与蒸馏釜1连接,一号冷凝器3与真空泵2连接,二号冷凝器4与一号冷凝器3连接,吸收塔5与二号冷凝器4连接。
本实施例中回收甲醇的装置改负压冷凝为正压冷凝,因为常压下甲醇的沸点为64.5℃,用30℃以内的冷却水可以冷凝甲醇汽体,绝大部分甲醇汽体被冷凝回收,然后再用-5℃的冷冻盐水冷却尾气,使得99.5%以上的甲醇被回收。其余部分的尾气再进入吸收塔5内被吸收,使微量甲醇尾气溶入水中,该水循环使用,当水中甲醇的含量达到3-5%时,再回收甲醇。回收后的甲醇再进入酯化工艺中的投料系统,如此循环,可以有效解决甲醇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甲醇的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冷凝器3为卧式冷凝器,甲醇汽体经过一号冷凝器3时被冷却水冷凝,95%的甲醇被回收,尾气进入二号冷凝器4被-5℃的冷冻盐水冷凝,99.5%以上的甲醇被回收,该二号冷凝器4也为卧式冷凝器,甲醇汽体剩余微量,再进入吸收塔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县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县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4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饱和聚酯树脂缩合反应中醇酸回收系统
- 下一篇:堆肥工程中的正负压布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