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304.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谷新宇;朱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飞行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小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一次性使用或反复使用,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小型无人机相对于一般的无人机而言,除了具有无人机的优点之外,还因其尺寸较小、应用灵活等优势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于小型无人机来说,小巧的规模,能够使小型无人机比大型的无人机更能适应一些特定的环境和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无人机,以解决现有小型无人机使用繁琐复杂、自重过大、抗冲击性能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无人机,包括:前机身、两个机翼和尾翼,两个机翼对称地布置在前机身的两侧,尾翼通过尾撑与前机身连接,前机身上设置有连接杆件,机翼通过连接杆件与前机身连接。
进一步地,前机身的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发动机安装舱、降落伞安装舱、设备安装舱和摄像机安装舱,发动机安装舱、降落伞安装舱、设备安装舱和摄像机安装舱是用框板和桁条将前机身中空部分分隔成;前机身的上表面对应地设置有发动机及降落伞安装舱盖、摄像机安装舱盖和设备安装舱盖。
进一步地,小型无人机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安装舱内的电动发动机,电动发动机驱动安装在前机身后端的螺旋桨。
进一步地,小型无人机还包括两个中翼,所述中翼对称地设置在前机身的两侧,两个中翼与前机身为一体成型;两个机翼分别与两个中翼连接。
进一步地,尾翼为V形尾翼,V形尾翼的左右翼互成60°~120°。
进一步地,尾翼具有固定面和舵面,舵面可旋转地与固定面连接;尾翼的左右翼上各设 置一个推拉结构,推拉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舵面和固定面连接。
进一步地,前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底板或者加强肋条。
进一步地,前机身、两个机翼和尾翼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蒙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小型无人机采用前机身、机翼和尾翼分别独立制作再装配到一起,其结构简单、自重较轻,该无人机可以拆卸而分别携带,使得携带方便;无人机采用薄壳梁式结构,在表面设置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蒙皮,使得无人机的自重大大减小。另一方面,在前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底板或加强肋条,使得前机身底部的强度大大提高,在前机身着地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再者,尾翼上设置有固定面和舵面,使得尾翼能够配合调整飞行方向;采用V形尾翼结构,可以降低在回收过程中挂伞的风险。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小型无人机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小型无人机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小型无人机的前机身和中翼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