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凡尔压力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415.4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杨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凡尔 压力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井井下压力测试仪器,尤其是测试油田偏心配注井注水压损的凡尔压力计。
技术背景
井下测量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井下压力又是测量的重要参数,尤其对于偏心注水井的监测、控制十分重要。
油田上对偏心注水井的压力测试是提高主要生产井产油量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注水地层的压力测试可及时了解产层的压力状况,及时调整对所需层的注水量,增大产层压力,从而提高产收率,增加经济效益。
油田注水井压力测试常用的压力计结构较小,一般放在注水通道,只能测试配水器与水嘴同高处油管内部的压力,不能准确测试到注水地层的恢复压(即压力计坐封后的嘴后地层压力),不能连续监测到偏心配注井在正常注入状态下的嘴后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分析测量数据时将产生测试条件判断误差,也无法排除因密封等原因导致的测试数据不能正确反应目的层位的真实情况等,如油管窜漏、座封不到位或是不严时测试的是油管压力而不是地层压力,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影响对地质地层信息的分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井下压力测试仪器不能准确测试到注水地层的恢复压(即压力计坐封后的嘴后地层压力),不能连续监测到偏心配注井在正常注入状态下的嘴后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凡尔压力计,包括传压头、水嘴,该凡尔压力计还包括设置于传压头、水嘴之间的凡尔结构段。
上述凡尔结构段包括空心管体、凡尔球、凡尔球座,上述凡尔球座固定于空心管体内,凡尔球设置于凡尔球座远离水嘴一侧。
上述传压头外壁分布有至少一个传压孔,传压头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上述凡尔结构段还包括凡尔球挡板,上述凡尔球挡板设置于传压头和凡尔球之间。
上述凡尔压力计还包括电路套管,上述电路套管与传压头连接。
上述凡尔压力计还包括定位套管,上述定位套管与电路套管连接,上述定位套管沿其径向设置有内置凸轮通孔且凸轮通孔内装有定位凸轮。
上述传压孔靠近水嘴一侧沿空心管体径向圆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述定位套管外壁或电路套管外壁沿定位套管的径向圆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上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凡尔压力计外壁、配水器内壁形成的空隙与配水器出水口相连通。
上述定位套管另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撑座,上述支撑座外径大于偏心配水器的偏心孔的内径。
上述凡尔压力计还包括打捞头,上述打捞头安装在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提出了一种注水井专用,尤其是偏心注水井专用的凡尔压力计,在偏心配注井中既可正常注水,又可监测到压力计坐封后的嘴后地层压力、正常注入状态下的嘴后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
(2)尺寸小、能方便快捷的投放、打捞压力计,测压准确;
(3)利用一支压力传感器一次下井就可测出注水口的出口压力和地层恢复压力,为油田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科学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在桥式偏心配水器上的凡尔压力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凡尔结构段剖面示意图。
其中:1-打捞头,2-支撑座,3-偏心配水器的偏心孔,4-定位凸轮,5-定位套管,6-第二密封圈,7-传压孔,8-凡尔结构段,9-水嘴,10-第一密封圈,11-偏心配水器的出水口,12-偏心配水器,13-凡尔球,14-凡尔球座,15-第一密封槽,18-电路套管,19-传压头,20-凡尔球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凡尔压力计能够安装在配水器上,尤其是偏心配水器12。
该凡尔压力计,包括传压头19、水嘴9,该凡尔压力计还包括设置于传压头19、水嘴9之间的凡尔结构段。
该凡尔结构段包括空心管体、凡尔球13、凡尔球座14,该凡尔球13座固定于空心管体内,凡尔球13设置于凡尔球座14远离水嘴9一侧。
该传压头19外壁分布有至少一个传压孔7,传压头19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较佳的,传压孔7以四个均布为佳,
该凡尔结构段还包括凡尔球挡板20,该凡尔球挡板设置于传压头19和凡尔 球13之间。
该凡尔压力计还包括电路套管18,该电路套管18与传压头19连接,电路套管内包括电源、通信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和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 下一篇:表面涂层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