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端盖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536.9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凌;韩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鼓形齿式 联轴器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端盖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中各种联轴器是必不可少常用部件,鼓形齿式联轴器在机械传动中是一种常用的联轴器,目前,一般鼓形齿式联轴器端盖的固定结构为采用螺栓紧固,实际上是端盖与内齿圈制成一体,现有鼓形齿式联轴器端盖的固定结构所存在的不足是:
1.使用时有时会因内齿圈轴向串动将螺栓冲断而使整体联轴器失效。也有时会因螺栓松动导致联轴器失效。
2.内齿圈轴向串动时,内齿插齿时,必须留退刀槽,外齿轴套的齿宽必须加宽,否则由于内齿圈轴向串动时,外齿的一部分工作面会进入退刀槽,内外齿错位,影响联轴器工作转矩的传递。
另外对于使用,内外齿磨损检查很困难,难以确定联轴器的磨损量和更换时间。此外,内齿圈锻造毛坯时,锻件重量重,加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加工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检查,便于安装的拆卸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端盖新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端盖新型结构,由内齿圈1、端盖2、钢球3和紧定螺钉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嵌入在内齿圈的端面,端盖2的外圆与内齿圈的端面孔配合;在内齿圈内孔与端盖外圆之间设有一环形孔6,在内齿圈的外圆上设有与环形孔连通的紧定螺钉孔7;所述钢球通过装紧定螺钉的螺钉孔7装在环形孔内并放置一圈,所述紧定螺钉拧紧在的螺孔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优点如下:
1.该结构用于齿式联轴器,钢球受外载荷时承受剪切力,紧定螺钉安装时涂防松胶,并拧紧。提高了该结构的可靠性,从而不会使端盖失效。
2.该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外齿轴套与现有结构通用,互换性好。毛坯通用,便于制造。
3.在机器上安装使用后,若因某种原因需将内齿圈轴向取出或移动时,可拆下紧定螺钉,取出钢球,内齿圈即可取出或移动。
4.内齿圈的加工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检查,使内齿圈的锻造毛坯重量减轻,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端盖新型结构由内齿圈1、端盖2、钢球3和紧定螺钉4构成,将现有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内齿圈设计成由内齿圈与端盖2组合而成,端盖2嵌入在内齿圈的端面,端盖(2)的外圆与内齿圈的端面孔配合。在内齿圈的端面孔与端盖外圆之间设有一环形孔6,在内齿圈的外圆上设有与环形孔连通的紧定螺钉孔7,所述钢球通过紧定螺钉孔装在环形孔内并放置一圈,紧定螺钉用厌氧防松胶粘接,并拧紧在的螺孔中。所述端盖2的内孔装有密封圈,并与鼓形齿5配合密封,其端盖内安装的密封圈适用于各种密封圈。在鼓形齿式联轴器工作时,装在一环形孔中钢球承受剪力,它提高了该结构的可靠性,从而不会使端盖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