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丸高效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6234.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文中华;曾凡策;尹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1J2/20;B01J2/14;B01J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医药、化妆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医药、化工、化妆品的微丸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中,微丸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制作微丸的方法主要为挤出制丸及离心流化制丸,挤出制丸具有高效性,但适用面窄;离心流化制丸物料适应性强,但效率低下。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丸要求量越来越大,离心流化制丸投资大、能耗高,而成丸速度慢,限制了其发展空间;而挤出制丸要先经过物料混合,再挤出成条,经离心抛丸机抛制成丸,所需设备多,工序长,且物料选择性强,工艺较难掌握,成丸质量不佳,也使其不能得到广泛推广。
因此,需要一种制丸设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根据不同的操作模式,能够进行湿法制丸、挤出制丸及离心流化制丸,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多、流程长的弊端,节约占地面积和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丸高效制作装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根据不同的操作模式,能够进行湿法制丸、挤出制丸及离心流化制丸,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多、流程长的弊端,节约占地面积和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微丸高效制作装置,包括挤出切粒组件和多功能制丸组件,所述多功能制丸组件包括筒体、转盘、用于搅拌筒体内物料的搅拌件、用于对物料切割形成颗粒的切粒刀和向物料喷射液体或粉料的喷枪,所述转盘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同轴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切粒刀和搅拌件分别为可升降件结构;所述挤出切粒组件以其出粒进入筒体的方式连通于筒体。
进一步,所述搅拌件为搅拌桨,包括桨升降杆和固定设置于桨升降杆下端的桨叶。
进一步,所述桨升降杆为沿转盘的转动方向固定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包括桨升降杆和浆叶,所述浆叶设置于桨升降杆下端并可由桨升降杆驱动绕桨升降杆轴线转动;
进一步,所述挤出切粒组件包括筒状壳体、挤压螺旋套筒、切刀和切刀轴,所述挤压螺旋套筒外圆周设有挤压螺纹,筒状壳体外套于挤压螺旋套筒,挤压螺旋套筒外套于切刀轴,筒状壳体前端固定设有挤压孔板,所述切刀轴向前延伸出挤压孔板并固定连接切刀;所述挤压螺旋套筒设有用于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挤压驱动装置,所述切刀轴设有用于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切刀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筒体底部与转盘之间设置间隙,筒体底部设有用于向该间隙通入压缩气体的接口;所述筒体靠近转盘位于转盘上部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转盘由向下穿过筒体底部的转盘轴驱动转动;
进一步,所述切粒刀包括刀杆和分布于刀杆靠近下端部杆段上的刀片,所述刀片由刀杆驱动可绕刀杆轴线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盘边缘向外沿斜上方翘起,所述喷枪为可升降件结构;
进一步,所述筒状壳体设有进料漏斗;挤出切粒组件还包括支座,所述筒状壳体固定设置于支座并呈悬臂梁结构向前伸出,所述挤压螺旋套筒向后延伸出支座并与支座转动配合,所述挤压驱动装置设置于支座,所述切刀轴向后延伸出挤压螺旋套筒,所述切刀驱动装置设置于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丸高效制作装置,采用挤出切粒组件和多功能制丸组件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根据不同的操作模式,能够进行湿法制丸、挤出制丸及离心流化制丸,工作效率高,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多、流程长、运行成本高的弊端,节约占地面积和投入成本,减少泄漏污染源,利于节能和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制丸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制丸组件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微丸高效制作装置,包括挤出切粒组件和多功能制丸组件,所述多功能制丸组件包括筒体1、转盘2、用于搅拌筒体1内物料的搅拌件、用于对物料切割形成颗粒的切粒刀和向物料喷射液体或粉料的喷枪8,所述转盘2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同轴设置于筒体1底部,所述切粒刀和搅拌件分别为可升降件结构,升降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结构,包括丝杠、齿轮齿条或者液压驱动等等,在此不再赘述;在进行离心抛丸过程中将切粒刀和搅拌件升起,避免干扰制丸;所述挤出切粒组件以其出粒进入筒体的方式连通于筒体1,如图所示,挤出切粒组件的出料端部位于筒体1的上部开口处;本实施例的喷枪8固定设置于筒体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6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化床甲醇制烯烃的进料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硝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文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