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7044.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赵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铅酸蓄电池生产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是电池注酸过程中常用的工装。注酸漏斗一般采用PVC管制作,其作用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起贮存、导流作用。目前铅酸蓄电池行业,小容量电池一般采用真空注酸,解决电解液因气阻影响电解液进入电池内部的问题;大容量电池由于电池较重,体积较大,进行真空注酸操作不便且设备投资较大,一般采用常压灌入式注酸。
常见注酸漏斗一般为圆柱形,注酸漏斗下部卡口处有橡胶圈,上漏斗时漏斗卡口与电池阀口内卡口进行配合,旋转拧紧,橡胶圈起密封作用。这种常见的注酸漏斗,在常压灌入式注酸时,容易产生气阻,影响电解液进入电池内部速率,从而影响注酸效率。目前生产厂家为了提高注酸效率,直接将漏斗高度加高,增加漏斗的容积,电解液全部放入漏斗内,然后让其自然下渗进入电池。这种做法增加了成本,同时漏斗出现上重下轻情况,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漏酸和倾倒。
采用真空注酸,需要配置真空注酸机等相关设备,投入大,且生产过程耗费能源;采用常压灌入式注酸,在注酸过程中存在气阻现象,影响注酸效率,容易出现漏酸少酸现象,影响电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注酸效率,而且安全可靠性好的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的改进之处是该漏斗内设有连通上下端口部位的排气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排气通道为贴在漏斗内壁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为PVC管;所述排气管的上、下端分别折弯1800后挂靠在漏斗的上沿和下沿;所述排气通道为设在漏斗侧壁内部的管道;所述管道的下端口设在漏斗的下端部的侧面。
该漏斗用于蓄电池的常压注酸,在注酸的同时使电池内部气体排出,避免气阻现象,从而提高注酸效率。将排气通道的下端口设在漏斗下端部侧面,还能有效排出顶盖内孔中的气体。该漏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投入少,能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安全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采用PVC制作的排气管1,放置在注酸漏斗3内部,上端挂在注酸漏斗上沿,下端拐过注酸漏斗下沿向上延伸,出口处低于卡口2位置。注酸前,在漏斗卡口上方放置一个环形橡胶垫片,将漏斗与电池壳上盖注酸口通过卡口连接,使注酸漏斗与电池壳注酸口密封。从注酸漏斗上方加入定量的电解液,电解液通过漏斗下端口流入电池内部,电池内部气体通过排气管1排出,从而解决气阻问题。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在注酸漏斗5侧壁内形成一个管道4,管道4的上端口在漏斗上沿,下端口在漏斗下端部侧面。工作过程同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