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7123.4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曾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08;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绞线 预应力 锚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器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锥管。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是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因为预应力钢绞线具有强度高、松弛性能好、在展开时较挺直等优点,如今常用于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以增加桥梁的抗裂度和承受度,但是钢绞线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产生回缩,导致预应力的损失,所以钢绞线的端头固定非常重要。现有的钢绞线端头固定系统多采用设置有内螺纹的锚环固定,锚环旋动固定在钢绞线上后,再封存在混凝土中,当钢绞线要回缩时,即被锚环内的螺纹卡住。但是锚环内的螺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不停的摩擦而变得有光滑度,其卡住钢绞线的力度即变小,可能会有钢绞线挣脱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锥管,其设置成锥台状,中心孔包裹钢绞线后,再从细的一端插入锚环孔内,粗的一端比锚环孔直径要大,则不能进入锚环孔内,当钢绞线要回缩时,即要不断将位于端头的锥管拉进锚环内,但是锥管粗的一端要进入锚环即需要不断地缩小,就能够死死卡住钢绞线的端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锥管,包括三个大小一致的夹片和箍环,所述的三个夹片组合成一个锥台,锥台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锥台下方的锥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箍环即设置在凹槽中,箍环为弹性环。
所述的通孔的方向与锥台的轴方向一致。
所述的通孔的上下直径一致。
所述的夹片之间的缝隙与锥台的上下圆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锥台状,中心孔包裹钢绞线后,再从细的一端插入锚环内,粗的一端比锚环孔直径要大,则不能进入锚环孔内,当钢绞线要回缩时,即要不断将位于端头的锥管拉进锚环内,但是锥管粗的一端要进入锚环即需要不断地缩小,就能够死死卡住钢绞线的端头。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片,2-箍环,3-锥台,4-通孔,5-凹槽,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绞线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锥管,包括三个大小一致的夹片1和箍环2,所述的三个夹片1组合成一个锥台3,锥台3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通孔4,通孔4内设置有内螺纹,锥台3下方的锥面上设置有凹槽5,所述的箍环2即设置在凹槽5中,箍环2为弹性环,箍环2起固定夹片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夹片1之间的缝隙6与锥台3的上下圆面垂直。通孔4的方向与锥台3的轴方向一致;且通孔4的上下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钢绞线插入锚环中后,钢绞线端头即从锚环孔中伸出,锥台3从钢绞线端头处穿在钢绞线上,使用时,通孔4的直径应小于钢绞线的直径,三片夹片1因为箍环2环向力从而包裹钢绞线,箍环2是弹性环,夹片1之间的缝隙6即变大,锥台3细的一端在前端,细的一端可以进入锚环孔内,但是粗的一端设计得比锚环孔大,则进入不了锚环孔;当钢绞线需要回缩时,则不断将锥台3拉进锚环孔,夹片1之间的缝隙则不断被缩小,夹片内侧的螺纹对钢绞线的咬合力度则不断增大,达到需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效果好且减少与外部模板接触的垫块
- 下一篇:玻璃幕墙发光驳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