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桥梁施工中对钢丝拧紧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487341.8 申请日: 2011-11-30
公开(公告)号: CN202323765U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谭强;曾维亮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01D21/00 分类号: E01D21/00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廖曾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桥梁 施工 钢丝 拧紧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拧紧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中对钢丝拧紧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米。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 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 

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但铸铁抗冲击性能差,抗拉性能也低,易断裂,并非良好的造桥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酸性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材成为重要的造桥材料。钢的抗拉强度大,抗冲击性能好,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钢板和矩形轧制断面钢材,为桥梁的部件在厂内组装创造了条件,使钢材应用日益广泛。18世纪初,发明了用石灰、粘土、赤铁矿混合煅烧而成的水泥。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在混凝土中放置钢筋以弥补水泥抗拉性能差的缺点。此后,于19世纪70年代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 

近代桥梁建造,促进了桥梁科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华伦桁架和豪氏桁架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19世纪70年代后经德国人K.库尔曼、英国人W.J.M.兰金和J.C.麦克斯韦等人的努力,结构力学获得很大的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较完善,促进了拱桥发展。20世纪20年代土力学的兴起,推动了桥梁基础的理论研究。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铺设钢筋等支撑部件,钢筋通常是横竖交叉设置,需要对钢筋交叉处进行固定连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一般是采用钢丝作为连接件,传统采用工人手指拧紧,容易划伤工人的手指,而且操作部方便,拧紧的状态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中对钢丝拧紧的装置,该钢丝拧紧的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工人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地将钢丝拧紧,将钢筋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并且体积小,方便工人随身携带,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桥梁施工中对钢丝拧紧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柱一、支撑柱二、支撑柱三,所述支撑柱三在远离支撑柱二的一端上连接有拧紧装置。

所述支撑柱一的外壁上套合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支撑柱一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支撑柱二与支撑柱一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柱三与支撑柱二垂直连接。

所述拧紧装置的中心线与支撑柱三的中心线之间呈20°至60°的夹角。

所述拧紧装置的中心线与支撑柱三的中心线之间呈35°的夹角。

所述拧紧装置的外形呈圆锥体结构,所述圆锥体结构中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与支撑柱三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丝拧紧的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工人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地将钢丝拧紧,将钢筋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并且体积小,方便工人随身携带,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手柄;2—支撑柱一;3—支撑柱二;4—支撑柱三;5—拧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桥梁施工中对钢丝拧紧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柱一2、支撑柱二3、支撑柱三4,所述支撑柱三4在远离支撑柱二3的一端上连接有拧紧装置5。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结构紧凑、简单,工人能够随身携带,在需要使用时快速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支撑柱一2的外壁上套合有手柄1,所述手柄1与支撑柱一2之间焊接固定。手柄1方便操作人员手持,防止出现打滑的现象,手柄1的外壁上可以设置若干的凹槽,增大与工人手的摩擦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