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叉架的桥梁施工浇筑混泥土支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7460.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曾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叉架 桥梁 施工 浇筑 泥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模系统,具体是指用于带有叉架的桥梁施工浇筑混泥土支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平面交叉的道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许多大中城市的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兴建了一大批立交桥,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道路平面交叉车流的冲突,使两条交叉道路的直行车辆畅通无阻。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联结也必须通过大型互通式立交进行分流和引导,保证交通的畅通。城市立交桥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在道路、铁路交叉处建造的桥梁。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地段。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立交桥形式按跨越形式分为地道桥、跨线桥、单纯式立交桥等。
跨线桥,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又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证上下层线路的车辆各自独立通行;后者能使上下层线路的车辆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复杂的迂回匝道,占用很多土地。为减少噪声,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
在建造桥面时,现有技术中,都是先构架箱体式钢筋笼,再浇筑混泥土,构筑箱桥,然后再采用浇筑桥面。采用该施工方法时候,需要保证箱体式钢筋笼在外界环境下不受变形,特别是,不采用支持结构时,在浇筑混泥土后容易产生变形现象。为此,我们特别需要设计一套能将箱体式钢筋笼固定支撑后,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模板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带有叉架的桥梁施工浇筑混泥土支模系统,该混泥土支模系统,结构简单,构架本支模系统时间短,不易变形强度高,能自动调节模板的位置,能较好的按照施工精度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带有叉架的桥梁施工浇筑混泥土支模系统,主要由桥梁钢筋笼架、以及贴设在桥梁钢筋笼架内侧的两路内置钢构模板、以及贴设在桥梁钢筋笼架外侧的两路外置钢构模板构成,所述内置钢构模板沿其远离桥梁钢筋笼架一面连接有压模柱,所述压模柱连接有内支架系统。
所述内支架系统主要由两端连接于压模柱的横伸缩杆,以及垂直连接于横伸缩杆的立支柱、以及同时垂直连接于横伸缩杆和立支柱的纵撑杆构成。
所述横伸缩杆包括互相平行的上横伸缩杆和下横伸缩杆,所述上横伸缩杆和下横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压模柱连接。
所述立支柱还连接有横梁柱,所述横梁柱与上横伸缩杆平行,且所述横梁柱横架设于桥梁钢筋笼架的上端面上。
所述纵撑杆包括互相平行的上纵撑杆和下纵撑杆,且所述上纵撑杆和下纵撑杆均与立支柱垂直连接。
所述立支柱通过十字扣件均与上纵撑杆、下纵撑杆、上横伸缩杆、下横伸缩杆、横梁柱连接。
所述桥梁钢筋笼架为凹槽式桥梁钢筋笼架,所述立支柱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桥梁钢筋笼架的槽底面上。
所述上横伸缩杆的两端和下横伸缩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叉架,所述上横伸缩杆和下横伸缩杆通过叉架与压模柱连接。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内支架系统,主要由压模柱的横伸缩杆,以及垂直连接于横伸缩杆的立支柱、以及同时垂直连接于横伸缩杆和立支柱的纵撑杆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式互相垂直连接,因此可在三维空间内构成一个支撑体系。保证受力方向的均匀性。结构稳定可靠。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将横伸缩杆设计成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杆体。且可手动调节,能方便前期的快速架设,也方便施工后能快速的拆卸,因此,能快速应用于下次施工,为此,可较少模板支持构架的投入。采用较少的该内支架系统便可完成整个施工工程。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横伸缩杆两端与压模柱连接,压模柱的数目至少为2个,且压模柱互相平行,他们均可构成一个平面。将横伸缩杆的力传给他们,可将点力分散为面力或者线力。增加着力点、面、线。以此增强支架结构的强度。
再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横伸缩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叉架,可方便上横伸缩杆与压模柱快速连接。缩短架设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构架本支模系统时间短,不易变形强度高,能自动调节模板的位置,能较好的按照施工精度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0、桥梁钢筋笼架;8、内置钢构模板;9、外置钢构模板;13、压模柱;5、立支柱;3、上横伸缩杆;2、下横伸缩杆;6、横梁柱;7、上纵撑杆;11、下纵撑杆;4、十字扣件;12、支撑板;1、叉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