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7843.0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金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33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金属化 安全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是电器、信息电子、微电子等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其制作方法是将金属化薄膜镀层做成被细窄空隙条分割成许多小面积单元的网状结构,相近的小面积单元之间由窄形镀膜接点相连,再把两层金属化薄膜叠绕成电容。当上述的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持续通过过载电流时,相连的小面积单元之间的窄形镀膜接点就像保险丝一样迅速烧断,使电容器在短时间内成开路失效而不会短路炸开起火,这是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防爆作用原理。然而金属化薄膜电容器通过瞬时过载电流时有自愈的特性,使电容量不会严重下降,但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起防爆作用的特性却成为自愈性的缺点:当通过瞬时过电流时,在自愈点附近的接点就被烧断,小面积单元就会从电容器中断开,使容量严重下降而影响了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的电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的阻燃性、抗脉冲冲击性能好、安全可靠的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包括两条引线、本体和电容器芯子,所述的电容器芯子包括相互叠合两层单留边金属化膜层,所述的单留边金属化膜层包括聚丙烯基膜层及蒸镀在聚丙烯基膜层上的铝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层的边缘处设有加厚铝层, 所述的带加厚铝层的两层单留边金属化膜层呈交错设置。
所述的加厚铝层的长度为1毫米。
所述两条引线间的间距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由于在铝层的边缘处设有加厚铝层,从而降低端面的接触电阻,损耗小,从而达到温升小,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的阻燃性、抗脉冲冲击性能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引线;2、本体;3、单留边金属化膜层;4、聚丙烯基膜层;5、铝层,6、加厚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包括两条引线1、本体2和电容器芯子,所述的电容器芯子包括相互叠合两层单留边金属化膜层3,所述的单留边金属化膜层3包括聚丙烯基膜层4及蒸镀在聚丙烯基膜层4上的铝层5,所述的铝层5的边缘处设有加厚铝层6, 所述的带加厚铝层6的两层单留边金属化膜层3呈交错设置;所述的加厚铝层6的长度为1毫米;所述两条引线1间的间距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具有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体积小、内部升温小、优异的阻燃性、抗脉冲冲击性能好、安全可靠的优点。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实例,不应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同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但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金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金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