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介入支架植入位置指示与考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8671.9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峰;郑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介入 支架 植入 位置 指示 考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支架植入位置指示与考核装置,属于医疗教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架植入就是在我们的大腿根或者手腕上通过血管穿刺技术,逆着或顺着血管,把支架放入心脏的冠状动脉或下肢狭窄动脉里面,然后在合适的位置把它释放出来,撑起狭窄的血管,从而恢复动脉的血供,达到改善症状、“起死回生”的目的。由于血管介入支架植入治疗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学习支架植入操作是该项手术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前的练习只能在医院临床手术现场,由老师操作并向学生讲解,学生不可避免受到X线的辐射。介入治疗设备从医院实际工作上直接用于操作训练教学是不便的,在真实人体上对大学生进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支架植入操作训练教学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教学模型进行教学,而支架植入操作训练是否正确,如何考核以及如何自动实现植入工作完成后的告知,目前还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支架植入位置指示与考核装置,自动实现介入治疗的支架植入操作训练学习以及工作完成后的告知和考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介入支架植入位置指示与考核装置,包括人体血管模型、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操作控制电路以及将支架送往人体血管模型内部的导管;
所述的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紧密连接于人体血管模型,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内置两组内置瓣膜装置,每组内置瓣膜装置有两个瓣膜;
所述操作控制电路由双位置指示电路和计时电路电连接构成,双位置指示电路包括安装于人体血管模型血管内壁的第一按钮开关以及第二按钮开关,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分别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于瓣膜。
优选地,所述内置瓣膜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上。
优选地,所述瓣膜通过折页连接于内置瓣膜装置,瓣膜顺着导管的进入方向单向开启。
优选地,所述人体血管模型是透明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钮开关连接于与其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第一计时器、第一到位指示灯和第一音乐播放器;第二按钮开关连接于与其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第二计时器、第二到位指示灯和第二音乐播放器。
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的长度大于支架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两个内置瓣膜装置的距离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长度为3.8—4.2厘米。
优选地,所述两个内置瓣膜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8—3.2厘米。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的长度为4.8—5.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洁、方便、经济、直观,可直接实现血管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操作学习工作完成的告知和考核,并可直接观看到导管在血管中的移动情况和导管操作过程,不需要到医院现场,也不需要产生X线,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血管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操作的训练学习和考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瓣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中:1、操作控制电路,10、第一计时器,11、电源开关,12、计时电路开关,13、第一继电器,14、第一按钮开关,15、第一到位指示灯,16、第一音乐播放器,17、第二按钮开关,18、第二到位指示灯,19、第二音乐播放器,20、第二计时器,21、第二继电器,22、导线,101、双位置指示电路,102、计时电路,2、人体血管模型,3、导管,4、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40、瓣膜,41、内置瓣膜装置,42、支架,43、卡口,44、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人体血管模型2、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4、操作控制电路1以及将支架送往人体血管模型2内部的导管3;
所述的人体血管模型2紧密连接于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4,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4内置两组内置瓣膜装置41,每组内置瓣膜装置41各有两个瓣膜40;
所述操作控制电路1由双位置指示电路101和计时电路102电连接构成,双位置指示电路101包括安装于人体血管模型2血管内壁的第一按钮开关14以及第二按钮开关17,第一按钮开关14和第二按钮开关17分别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于瓣膜40。
优选地,所述内置瓣膜装置41通过螺钉安装在可拆卸狭窄病变血管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8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FPGA控制系统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