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9072.9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嘉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嘉陵 |
主分类号: | D06B7/08 | 分类号: | D06B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丝光 中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酸槽是染整丝光机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中和布内外未洗净的烧碱,使布面内外PH一致并保持在7~8之间;同时中和完后水洗程度又决定着布面所带盐分的多少,盐分越多染色过程中不稳定因素越大,所以酸槽所在位置又制约着染色好坏。目前所用酸槽都是单槽中和并且距烘筒最多两个水洗槽,存在以下缺点:l、单槽中和,中和时间少。2、单纯在水中交换,不利于渗透,必然导致布内外PH不一致。3、由于中和后只有两个槽子水洗,必然导致布面含盐分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生产效率高、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它包括有三组大压力的轧车,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酸槽、第二酸槽、第三酸槽,两个透风架,其中,所述的每个酸槽内均设有多个导布辊,该三组轧车顺着坯布的方向经各自弯辊分别设在第一酸槽的两侧以及第二酸槽和第三酸槽之间,同时该两个透风架对应设在两两相邻的酸槽的上方,并且每个透风架内均设有多个导布辊。
所述的第一酸槽、第二酸槽、第三酸槽内的多个导布辊均上下两排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l、采用大压力轧车,尽可能去除坯布上的碱液,以便尽量降低带入酸槽内烧碱的量,降低酸中和负荷,同时也减少了中和酸的用量;
2、采用三个酸槽对坯布进行中和,以保证中和的彻底性;
3、增设安装有多个导布辊的两个透风架,坯布绕过透风架上的多个导布辊时,增加了酸往坯布纤维内部渗透中和的时间,在保证万米单耗未提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中和效果和内外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它包括有三组大压力的轧车1,间隔并列排布的第一酸槽2、第二酸槽3、第三酸槽4,两个透风架5,其中,所述的每个酸槽内均设有上下交错排列的两排导布辊8,该三组轧车1顺着坯布6的方向经各自弯辊7分别设在第一酸槽2的两侧以及第二酸槽3和第三酸槽4间,同时该两个透风架5对应设在两两相邻的酸槽的上方,并且每个透风架5内均设有多个导布辊8。采用以上设计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压力轧车1,尽可能去除坯布6上的碱液,以便尽量降低带入酸槽内烧碱的量,降低酸中和负荷,同时也减少了中和酸的用量;采用三个酸槽对坯布6进行中和,以保证中和的彻底性;增设安装有多个导布辊8的两个透风架5,坯布6依次绕过透风架5上的多个导布辊8时,增加了酸往坯布6纤维内部渗透中和的时间,在保证万米单耗未提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中和效果和内外一致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嘉陵,未经曹嘉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9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