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在燃气灶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上的具有双层异目功能的金属蜂窝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9248.0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强;马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佳强;马金全 |
主分类号: | F24C15/24 | 分类号: | F24C15/2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具 燃气设备 燃烧 具有 双层 功能 金属 蜂窝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用在燃气灶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上的金属蜂窝发热体,特别涉及用在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商用中餐灶、工业锅炉上的金属蜂窝发热体。
技术背景:
市场上现有用在燃气灶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上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大多借鉴汽车尾气用三元催化器金属蜂窝载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没有按自身使用原理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选择,使金属蜂窝发热载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载体使用寿命短、载体容易发生变形、产生回火现象等一系列问题。本专利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套全新技术创新方案,即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气灶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用金属蜂窝载体的不足之处,使金属蜂窝载体材料选择更加合理,蜂窝体结构设计按自身使用要求进行技术创新,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性能。
技术方案:
一种用在燃气灶具和燃气设备燃烧器上的双层异目功能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出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和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上下叠合或叠合焊接后形成,在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下表面制备热障涂层。
所述的出气燃烧面层蜂窝载体由优质FeCrAIY不锈钢梯形带叠合放置对接焊接制成。
所述的限流进气燃烧面层蜂窝载体由普通FeCrAI不锈钢梯形带叠合放置对接焊接制成。
所述的限流进气燃烧面层蜂窝载体由普通FeCrAI不锈钢平板带和变形带交替放置对接焊接制成。
所述的限流进气燃烧面层蜂窝载体由热导率较低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金属多 孔板状体制成。
所述的热障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
本专利出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开孔率相对于进气燃烧面层低,可保证出气燃烧面层气流通畅,可使火焰在出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上表面形成稳定燃烧,限流进气燃烧面层开孔率相对于出气燃烧面层高,可起到控制气流流速使气流均匀流动,出气燃烧面层和进气燃烧面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金属蜂窝载体,热量从出气燃烧面层上表面向下热传导的过程中出现导热不连续现象,在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的下表面制备热障涂层,有效降低了金属蜂窝发热体的整体热导率,可有效防止回火现象发生,出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的厚度比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厚,可最大限度避免出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发生变形,同时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要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可提高整个金属蜂窝发热体的机械强度,使整个发热体整体性能更稳定。
有益效果:
本专利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彻底解决了金属蜂窝载体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回火现象的难题,从我们掌握的家用远红外线灶具维修情况统计85%以上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回火而请求维修的,因此有效克服远红外线金属蜂窝燃烧器的回火难题,是远红外线金属蜂窝燃烧器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另外添加稀土元素钇的FeCrAI Y不锈钢箔带新材料的使用寿命是普通FeCrAI不锈钢箔带的五倍,我们的金属蜂窝发热体上层出气燃烧面层采用这种新材料,极大地提高了金属蜂窝发热体的使用寿命,而限流进气燃烧面层金属蜂窝载体处于整个发热体的下层,对它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要求没有出气燃烧面层那么高,采用价格便宜的普通FeCrAI不锈钢箔带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普通FeCrAI不锈钢箔带的热导率又比添加稀土元素钇的FeCrAI Y不锈钢箔带新材料的低,这样就实现了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蜂窝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限流进气面层的金属多孔板状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适用于家用燃气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佳强;马金全,未经周佳强;马金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9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球电主轴及划片机
- 下一篇:一种破胶机沟辊表面硬齿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