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拆式配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0738.2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仁 |
主分类号: | A63B53/06 | 分类号: | A63B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拆式 配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快拆式配重装置,尤指用于高尔夫球杆头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件时,将配重装置设置成可快速更换的构件。
背景技术
当进行高尔夫球类运动,由于每个人于择杆姿势以及力道等条件都各有差异,因此为了使高尔夫球头符合每个人的挥杆习性,目前大多球具厂商在设计高尔夫球头时,会选择加上一配重装置来调整挥杆的重心,以让使用者发挥个人化最佳的挥杆特性,然而,现有的用于高尔夫球头的配重装置通常设置有可拆式配重件,以及固定于高尔夫球头的本体,因此当使用者于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件时,必须将配重件随本体的螺牙以螺旋方向旋转复数圈以上,才能将配重件螺纹连接迫紧以及松开螺纹连接,然而,此种螺纹连接方式具有更换耗时以及拆装不便的缺点。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配重装置更换耗时与拆装不便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配重件与本体的定位方式,设置成可快速卡合固定及松卸退出,以达到快速更换配重件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拆式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设置有本体与装设于本体的配重件,其中:
该本体具有底部,底部周缘向上延伸有侧壁,使底部与侧壁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而侧壁用以连接于球杆头,使容置空间露出于球杆头,并于侧壁的内表面凹设有限位槽,而限位槽具有导引部,导引部上方侧连通于侧壁的上表面,而导引部一侧横向延伸有位移部,位移部末端设置有定位部;
该配重件设置有基部,基部下方延伸有延伸部,延伸部的侧表面凹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具有定位件,定位件具有活动部,活动部与定位槽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而活动部一侧延伸有抵持部,抵持部露出于定位槽;
前述配重件的延伸部插入本体的容置空间时,其定位件的抵持部会由侧壁上表面的导引部引导进入,并使抵持部到达导引部下方末端,续旋转配重件的基部以带动抵持部随着限位槽的位移部到达定位部而形成定位,达到快速更换配重件的功效。
所述快拆式配重装置,其中,该限位槽的导引部与位移部之间设置有斜向延伸的导引斜面。
所述快拆式配重装置,其中,该配重件的延伸部内设置有抵持装置,抵持装置设置有锁固件,锁固件外缘设置有外螺牙,而配重件的延伸部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牙,使锁固件的外螺牙螺纹连接于延伸部的内螺牙形成定位,而锁固件内设置有抵持件,抵持件具有抵靠部,抵靠部底面延伸有位移部,而锁固件底面设置有通孔,使抵持件的位移部由通孔露出,并于抵持件与的抵靠部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配重件与抵持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杆头装设配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A-A部分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A-A部分的作动状态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底部;12、侧壁;13、容置空间;14、限位槽;141、导引部;142、导引斜面;143、位移部;144、定位部;2、配重件;21、基部;211、沉头孔;22、延伸部;221、内螺牙;23、定位槽;24、定位件;241、活动部;242、抵持部;243、限位部;25、第一弹性元件;3、抵持装置;31、锁固件;311、外螺牙;312、通孔;32、抵持件;321、抵靠部;322、位移部;33、第二弹性元件;4、垫圈;5、球杆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式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设置有本体1、配重件2以及抵持装置3,其中:
该本体1具有底部11,底部11周缘向上延伸有侧壁12,使底部11与侧壁12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3,而侧壁12用以连接于球杆头5,使容置空间13露出于球杆头5,并于侧壁12的内表面凹设有限位槽14,而限位槽14具有导引部141,导引部141上方侧连通于侧壁12的上表面,并于导引部141下方侧斜向延伸设置有导引斜面142,而导引斜面142一侧横向延伸有位移部143,位移部143末端设置有定位部1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仁,未经郑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0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