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0741.4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陶佳丽;王婕;汪玮;邬志卿;李健;何珥琳;王扬;王致杰;陆春霞;高天翼;袁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输液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智能输液终端。
背景技术
输液是疾病治疗中的一种常见手段。但是,目前的输液方式存在较多不足,首先,目前输液(参见图1)的流速控制多靠人为观察、或根据医护人员的经验手工调节,容易产生误差;医护人员对于输液状态如当前流速、药液余量等也无法及时了解;其次,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输液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如脉搏、体温的变化率等;第三,医护人员无法根据病人的具体特征和药液化学性质控制输液的流速,有些患者为了加快输液流速,甚至在医护人员设定好输液速度后自行加快输液速度,这样,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较大的影响;第四,输液室的环境温度与人体体温之间的差异也可能会造成患者对输液温度的不适;最后,若患者人数过多,医护人员无暇顾及患者或者患者未及时注意输液情况时,当输液临近结束而未做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输液流空形成空栓,从而对患者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输液终端,它不仅可以实现输液流速的自动控制,而且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适合患者的输液速度,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不适感。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输液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DSP处理器、金属加热片、透明塑料膜、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步进式执行器、夹紧装置、稳压电源和脉搏传感器;所述壳体为空心结构,在空心结构中能搁置输液袋或瓶;在壳体上设有DSP处理器,在所述壳体空心结构内的下端设有金属加热片,在壳体的外层覆盖有透明塑料膜;在所述透明塑料膜的表面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下端;在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上设有步进式执行器;所述DSP处理器分别与脉搏传感器、金属加热片、步进式执行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脉搏传感器通过夹具可设置在患者的手臂上;所述稳压电源与DSP处理器、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金属加热片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或是圆柱型或是扁平型的,以适应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安装需求。
进一步,在壳体的上端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DSP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DSP处理器采用LF2407DSP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优点在于:
(1)可以根据监测到的患者身体生理数据自动控制输液流速,改变了医护人员凭经验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方式,也能防止患者自行改变输液速度的情况;避免输液流空形成空栓的情况,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在输液时的不适感;
(2)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使输液的过程更科学化、更人性化;
(3)可基于原有输液设施进行改造,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输液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控制流程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控制程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壳体;2、红外线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透明塑料膜;5、脉搏传感器;6、夹紧装置;7、输液袋;8、DSP处理器;9、金属加热片;10、步进式执行器;11、报警装置;12、稳压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智能输液终端,包括壳体1、红外线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透明塑料膜4、脉搏传感器5、夹紧装置6、DSP处理器8、金属加热片9和步进式执行器10;所述壳体1为空心结构,可设置成圆柱型或扁平型的结构,以适应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安装需求:圆柱型壳体1的空心结构可容纳输液瓶,扁平型壳体1的空心结构可容纳输液袋。无论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大小,它们的输液出口端都应紧贴在壳体1下端的出口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使用的输液袋可吊挂在壳体1的空心结构内;使用的输液瓶瓶口向下搁置在壳体1的空心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0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浴盆
- 下一篇:一种汽车维修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