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防撞梁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1156.6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石虎;宋志良;高冬仙;陈君;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B60J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防撞梁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防撞梁是指在车门内部结构中加上横梁,用以加强车辆侧面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侧面撞击时的防撞抵抗力,以提升侧面的安全,防撞梁的作用是:当侧门受到碰撞时,高强度的防撞梁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减少汽车侧面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因此,对防撞梁结构优化,提高车门强度,进而提高车身侧面碰撞安全性,对提高乘员的安全防护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车门防撞梁分为两种,管式防撞梁和板式防撞梁,板式防撞梁的结构对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且会增加成本,所以一般采用管式防撞梁结构,管式防撞梁的固定方式一般是两端焊接有固定板,再将防撞梁总成焊接到车门内板分总成,该种结构会受到一定的空间结构的限制,特殊情况下无法实现。
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0920206636,名称为“一种汽车前车门的防撞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车门的防撞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在所述车门内板1的上部横跨固定有前高后低的加强杆2,在所述车门内板(1)的中部横跨固定有至少两根并列的前高后低防撞梁3,所述加强杆2和防撞梁3为两端部压扁的钢管;所述加强杆2与相邻防撞梁3的间距是两相邻防撞梁3间距的3~4倍。这种防撞梁结构主要考虑增加防撞梁根数,但是对于防撞梁与车门的连接部位的结构未作改进,使连接部位显得单薄,降低了防撞梁的实际防撞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防撞梁与汽车车门的连接部位的连接结构单薄,降低了防撞梁的实际防撞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强型防撞梁固定结构,使防撞梁的防撞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车门防撞梁固定结构,包括两端压扁的管状防撞梁与车门铰链加强板,在防撞梁与车门内板之间设有防撞梁加强板,所述防撞梁加强板的一端与车门铰链加强板以及防撞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梁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汽车车门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车门铰链加强板的另一端通过车门框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的防撞梁只是与车门外板包括车门铰链加强板相连接。而与车门内板没有连接,这使得防撞梁相对孤立,削弱其抗冲击功效,本实用新型增设防撞梁加强板,将防撞梁加强板与车门内板、车门铰链加强板、车门外板连为一体,形成框式结构,共同支撑防撞梁,使防撞梁的整体强度得以增强,从而大大增强车门防撞能力。
对于外露式铰链的车门而言,由于铰链是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考虑到车门外板的强度等,内部必须设计加强板结构,这样才能保证铰链固定的强度要求。在该种情况下会出现防撞梁总成布置的困难,如果按照常规结构对其进行设计,防撞梁固定板与铰链加强板的焊接布置比较困难,即使空间允许,防撞梁固定板到铰链加强板再到车门内板的焊接方式会出现防撞梁强度无法贯穿车门前后,强度无法满足侧碰要求。
该实用新型将防撞梁固定于车门铰链加强板上,防撞梁强度能贯穿至车门前后,提高侧碰的安全性,同时防撞梁加强板结构延伸到车门内板,使铰链安装位置以及防撞梁固定有较强的支撑点,强度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梁加强板为 “L”字形的钣金件,而且该钣金件的中间部位设有加强肋。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梁加强板与防撞梁端部相连接的部位焊接有螺母,防撞梁端部及车门铰链加强板设有螺栓通孔,利用螺栓与所述螺母将防撞梁、防撞梁加强板及车门铰链加强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梁加强板设有两块,分别与防撞梁的两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车门安装防撞梁空间不足的问题,满足了车门防撞梁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侧碰强度;
2、设置防撞梁加强板,该种结构使强度明显增强;
3、该防撞梁采用总成安装的方式,简化了对夹具的要求,定位方便,同时还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撞梁加强板及防撞梁在车门上的安装示意图,其中的A-A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中,防撞梁1;螺栓11;车门铰链加强板2;车门内板3;防撞梁加强板4;加强肋41;螺母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1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eb的协同建模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调整音质的方法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