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自动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1195.6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宫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31 | 分类号: | B01D35/31;B01D29/03;B01D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吴云华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自动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玻璃自动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实现全密闭减压或常压自动过滤及连续操作,特别适合于实验室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实验室中进行固-液分离的关键设备之一,尤其是在化学实验中,往往对过滤操作要求很高,需要尽力消除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空气、水分以及其他杂质对过滤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密闭环境下进行过滤。
现有的实验室减压过滤常用的抽滤装置只能够做到间歇操作,无法连续运行,造成操作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过滤装置承压性不足,无法进行抽真空过滤。即使有些实验室过滤装置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但还存在着密封性能差、过滤效率低下、过滤效果不好等问题。出于能承受减压过滤过程中的压力的考虑,现有的一些过滤器通常选用高分子材料或碳钢、不锈钢等不透明材料来制造,这使得操作人员难以对过滤器内部的过滤情况进行观察。另外,过滤器的滤筒与底部采用分体设计,一般通过螺栓连接,密封性不好,承压性能差,进行减压过滤,尤其是抽真空过滤时,效果不理想。
滤材是过滤器中发挥过滤作用的主体部份。在实验室中,经常需要根据待过滤物的不同而频繁给过滤器更换滤材,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对于一些滤材如滤布或高分子滤膜,还需要额外增设滤板来放置滤材,操作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自动过滤器,该装置轻便、透明,滤材固定,无需使用滤板,密封性能优越,承压性强,可以真正做到全密封减压或常压自动过滤。
本申请的玻璃过滤器,包括:滤筒、底部、设置在滤筒内的至少一层滤材和覆盖滤筒顶部的滤筒盖,其中滤筒盖上设置至少一个加料口,滤筒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料口,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液口,且所述的滤筒、底部和滤筒盖的材质均为玻璃,所述的滤材为砂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滤筒与底部为无缝连接,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滤筒包括真空玻璃夹套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滤筒盖与滤筒之间和所述的出液口与接收器之间均为磨口连接,所述滤材下方的滤筒和/或底部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口,所述的滤筒盖包括通气口,且所述的玻璃过滤器包括搅拌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滤筒盖与滤筒之间为磨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滤筒盖与滤筒的磨口连接处涂有真空硅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滤材下方的滤筒和/或底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述的玻璃过滤器还包括搅拌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过滤器底部的出液口与接收器之间为磨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出液口与接收器的磨口连接处涂有真空硅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本案的过滤器在过滤分离过程中完全密闭,在滤材下方的滤筒或底部设置抽气口并与抽气设备相连,实现了减压自动过滤,并取得了很好的过滤效果。
本案过滤器的制造材质为玻璃,轻便,适合在实验室使用。本案应用玻璃的透明特性,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容器内部的过滤情况。本案的玻璃过滤器适应各种物质的过滤,尤其适用于对其它过滤器材质如金属材质敏感的母液脱除情况,如强酸性、强碱性体系过滤。
本案的过滤器使用砂芯作为固定滤材,不需要增设滤板,操作简单,避免了频繁更换滤材的麻烦。该过滤器适用于化学分析,水质测定,生物制品,制药工业等众多方面,可以滤除微粒、细菌等微小物质。
滤筒与底部的一体化设计,改善了整体密封性,提高了过滤器的承压性能,也更加便于操作。
滤筒的真空玻璃夹套结构,能够对过滤器中的物料进行保温,从而实现了恒温过滤的目的。
滤筒盖与滤筒之间、出液口与接收器之间采用磨口连接,并在磨口连接处涂有真空硅酯,这种连接方式密封性好并且连接迅速,操作方便,非常适合于对水、氧等敏感的物料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1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沿空留巷双层滑模充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