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泵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1964.2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民;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2 | 分类号: | F04D13/12;F04D29/00;F04D29/0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泥船疏浚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泥泵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道疏浚、吹泥造田、筑堤和城市污水管道的清淤等方面都要用到各种泥泵,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泥泵有清淤泵和渣浆泵,采用泥泵叶轮旋转所产生的吸力来吸取泥沙、料浆或杂物。由于所吸的泥沙、料浆或杂物的浓度高或颗粒大,造成泥泵的过流部分易磨损,一旦过流部分出现磨损,会导致叶轮与泥泵之间出现间隙,这样的泥泵吸力会大大下降,导致泥泵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为此在泥泵与叶轮之间增加两个耐磨套,将叶轮与泥泵之间的径向配合改为耐磨套之间的轴向配合,这样大大提高了泥泵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之一的新型耐磨泥泵,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磨泥泵,包括泵体、泵轴和叶轮,泵轴安装在泵体上,叶轮安装在泵轴的一端,在泵体的进口端设置有冲水装置,在泵体上固定有一个耐磨套。通过耐磨套,泵体不在与叶轮轴向配合,这样大大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但是耐磨套和叶轮两者之间出现磨损,出现间隙,拆现维修很不方便,以及两个耐磨套采用轴向配合,使泵的安装困难,一旦两者的同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增加泵的噪音和震动,反而会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衬环和叶轮两者之间出现磨损,出现间隙,拆现维修很不方便,以及两个耐磨套采用轴向配合,使泵的安装困难,一旦两者的同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增加泵的噪音和震动,反而会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调整耐磨套与泥泵中心轴之间的间隙,并且由三层不同材料制成的耐磨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泥泵成套装置,包括两个泥泵、泥泵中心轴、连接轴和固定板,所述的泥泵中心轴安装在所述的两个泥泵上,两个泥泵由中间的连接轴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的泥泵中心轴上的前后两端,在所述的两个泥泵上均固定有一个耐磨套。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两个泥泵上均设置有调节螺栓。
作为优选,耐磨套从里到外分别为尼龙层、陶瓷层和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耐磨套,两个泥泵不与泥泵中心轴配合,这样大大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2)通过调节螺栓,提供了一种能够调整耐磨套与叶轮之间的间隙;
(3)耐磨套由三种材料构成,最里面的尼龙层有很好的耐磨效果,并且降低了泵的噪音和震动;
(4)本实用新型是由两个泥泵构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磨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4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泥泵成套装置,包括两个泥泵5、泥泵中心轴4、连接轴7和固定板3,泥泵中心轴4安装在两个泥泵5上,两个泥泵5由中间的连接轴7连接,固定板3安装在所述的泥泵中心轴4上的前后两端,两个泥泵5上均固定有一个耐磨套9。
两个泥泵5上设置有调节螺栓2。
从里到外分别为尼龙层23、陶瓷层22和金属层21。
当设备启动后,通过泥泵进料口1进入两个泥泵5,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两个泥泵5上均安装有耐磨套9,现有技术泥泵中心轴4与两个泥泵5配合,转变为泥泵中心轴4与耐磨套9配合,耐磨套9有金属层21、陶瓷层22、尼龙层23构成,尼龙层23有很好的减噪以及耐磨的作用,陶瓷层22有很好的散热作用,金属层21有很好的保护以及固定的作用。耐磨套9上设置有调节螺栓2,当设备长时间工作时,泥泵中心轴4与两个泥泵5之间可能会出现间隙,可以通过调节螺栓2调节,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云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1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