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2317.3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云;廖江;张广;白平;张世轶;刘忠扣;李占全;李永和;常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昆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B17/5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4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硫酸 制备 吸收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淀粉制造系统中亚硫酸制备过程中对二氧化硫吸收、冷却及对二氧化硫中杂质去除的新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
背景技术
生产淀粉时,前期一般用亚硫酸浸泡玉米,而制备亚硫酸的传统设备系统中使用的二氧化硫沉降、冷却和吸收往往是分离的两个单独系统,制酸效率较低,同时,该两个单独系统往往采用普通钢材制成,使得设备的腐蚀现象非常严重,使用周期较短,维修频繁,运行成本较高,漏气现象严重,设备利用率低下,对岗位环境污染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二氧化硫的沉降、吸收和冷却集成于一体,制酸效率较高的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包括下部相通的气室和冷却吸收室,冷却吸收室顶部设置有多个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喷头伸入冷却吸收室内。
冷却吸收室通过气流通道与气室相通。
气室顶部设置有进气口。
冷却吸收室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冷却吸收室下部设置有酸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吸收冷却器采用相通的气室和冷却吸收室,将二氧化硫沉降和冷却吸收集成于一体,提高了制酸效率;使用方便、廉价、使用周期较长、运行成本低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隔板,3.气室,4.进气口,5.喷淋装置,6.排气口,7.冷却吸收室,8.酸液出口,9.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亚硫酸制备吸收冷却器的结构,包括中空的本体1,本体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本体1的内部分成气室3和冷却吸收室7两部分,隔板2下端面与本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300~400mm,形成气流通道9,气室3通过气流通道9与冷却吸收室7相通。气室3顶部设置有进气口4;冷却吸收室7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气口6和酸液出口8,排气口6位于酸液出口的上方;冷却吸收室7顶部设置有多个喷淋装置5,各喷淋装置5的喷头伸入冷却吸收室7内,各喷淋装置5分别与冷水供水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冷却吸收器采用耐高温、耐酸材料制成。
将进气口4硫磺燃烧炉连接,该硫磺燃烧炉中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进气口4进入气室3,并从气室3的上部向下到达气流通道9,然后通过气流通道9进入冷却吸收室7,并从下往上运动;开启冷水供水系统,将冷水送入喷淋装置5,然后从喷头喷出,形成冷却水雾,给冷却水雾从上往下掉落,在此过程中冷水对二氧化硫气体直接进行冷却和吸收,形成亚硫酸,该亚硫酸流向本体1底部,并从酸液出口8排出,未吸收完全的余气,再经排气口6进入吸收塔吸收。
本冷却吸收器的特点是:将酸气除杂、冷却和吸收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先将水雾化后再吸收二氧化硫;与传统制酸设备结合使用,基本达到残留余气零排放的目标;在对二氧化硫冷却和去除杂质的过程中,利用冷却水对二氧化硫直接进行吸收,同时解决了冷却和酸气吸收两个问题,使大部分酸气在本冷却吸收器内就进行了吸收,残留部分酸气进入酸气吸收塔再次吸收后,基本能够达到二氧化硫余气零排放,硫磺利用效率提高了10~12%,吨淀粉硫磺单耗由1.45kg降低至1.15kg,制酸速度由13m3/h提高到15m3/h;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解决了传统设备制酸效率低下,维护费用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该设备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在淀粉制酸工艺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昆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昆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2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动力冲塔烟气吸收器设备
- 下一篇:新型吸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