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切口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2440.5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张克勤;樊念念;靳风烁;周保成;黄金山;王鹏;张勇;张尧;聂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切口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口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切口引流管往往采用硅胶管,主要型号有14-20F不等,主要用于手术后创面的引流。目前常规固定切口引流管的方式为皮肤缝针后用丝线固定引流管,其存在如下缺点:1.用丝线行皮肤缝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感染的风险;2.因为切口引流管管体光滑,所以必须增加丝线缝合强度,人为使引流管管腔缩小,影响引流效果;3.因为管体光滑,所以固定不牢,因为患者活动等原因导致引流管脱出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重新置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切口引流管,其能被更好的固定,并且防止引流过程中移位或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切口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前端为引流头,管体后端为与引流袋相连的连接部,所述引流头上开有引流孔,位于所述引流头后的管体中段为波纹管段。
进一步,所述波纹管段的长度占管体总长度的1/3~1/2;
进一步,所述管体为硅胶管;
进一步,所述管体外壁上沿管体轴向标有长度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中段为波纹管段,固定引流管时,可将丝线缠绕固定于波纹管段的波节之间,因此丝线不容易滑动,对引流管的固定更加牢靠,并且引流过程中也可以防止移位或脱出;另外,管体外壁上标有长度刻度,使医师能够精确判断引流管的置入深度,防止引流管置入过深或过浅而失去引流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切口引流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前端为引流头11,管体1后端为与引流袋相连的连接部12,所述引流头11上开有引流孔13,位于所述引流头11后的管体1中段为波纹管段14;固定引流管时,可将丝线缠绕固定于波纹管段14的波节之间,因此丝线不容易滑动,对引流管的固定更加牢靠,并且引流过程中也可以防止移位或脱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段14的长度占管体1总长度的1/3~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为硅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1外壁上沿管体1轴向标有长度刻度15;使医师能够精确判断引流管的置入深度,防止引流管置入过深或过浅而失去引流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2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件分拣皮带输送线
- 下一篇:一种低温发电及热水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