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141.3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捷;邱瑞清;刘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3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饮水机,都是采用大功率发热元件对水箱中流出水在流出的过程中进行即时加热,这样的百饮水机所提供的饮用水不能保证水是沸腾过的,使用者饮用这种未经沸腾过的水,会因为水未经过高温消毒而容易引起疾病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饮水机,该饮水机能保证所提供的水是沸腾过的,从而减少疾病发生,增强人体机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水箱、导管、加热管、沸水箱、水泵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水箱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回流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低于水箱高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回流口位于水箱顶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连通水箱的回流口;所述导管设有拱起部,导管非拱起部侧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加热管与沸水箱相通;所述加热管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沸水箱底部高于导管的拱起部顶端,沸水箱设有出水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泵为止回水泵,包括水泵本体以及止回阀,水泵本体的进水口处设置止回阀,止回阀以及水泵本体成为一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泵为恒压缓冲止回水泵,包括水泵本体、减压阀以及止回阀,所述水泵本体以及减压阀均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止回阀设于减压阀进水口处,所述水泵本体的进水口连接水箱的出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减压阀的进水口,减压阀的出水口连接导管,并与回流口相通,水泵本体、减压阀以及止回阀成为一体。
在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沸水箱内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出水阀处。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进水口处安装有水位控制球。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主板,控制模块、显示模块与主板电连接。
此外,所述沸水箱外壁罩有一层保温隔热棉。
本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传统的饮水机,经过加热后的水不能保证是沸腾的这一缺陷,本技术方案,应用压力平衡原理,水箱的水通过水泵进入到加热管处,水经由加热管沸腾,在加热管顶端处设置有沸水箱,由于导管设有拱起部,且拱起部的顶点低于沸水箱。加热管的水位只能保持与导管拱起部同样的高度,且该水位一定低于沸水箱。由此,经由加热管沸腾的沸水泡飞溅到沸水箱,从而保证这些水是沸腾过的。而未经沸腾过的水则又通过导管直接回流到水箱,到下一循环过程时重新加热沸腾。此外,在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止回水泵,从而能防止水从水箱的出水口倒流。本技术方案,经过沸腾过的水,高温杀菌消毒后,方便使用者能够饮用安全放心的水,提高饮用者的生理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
1水位控制球;2进水口;3水箱;4水泵;5导管;6拱起部;7加热管;8出气口;9出水阀;10沸水箱;11回流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新型的饮水机,包括水箱3、导管5、加热管7、沸水箱10、水泵4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水箱3设置有进水口2、出水口12以及回流口11,所述出水口12低于水箱3高度的二分之一,回流口11位于水箱顶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口12相连,水泵的出水口12连接导管,并与回流口11相通;所述水泵为止回水泵4,包括水泵以及止回阀,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止回阀,止回阀以及水泵成为一体;所述导管5设有拱起部,导管5非拱起部侧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加热管7与沸水箱10相通;所述加热管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沸水箱10底部高于导管5的拱起部顶端,沸水箱10设有出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