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291.4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孔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世嘉嘉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11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高楼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越来越普遍。面对突入起来的地震、火灾等灾害,如何从高楼中逃生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医院、写字楼等人员密集的大楼,一旦发生灾害,楼梯和电梯经常无法正常逃生,最终导致人员受伤或者死亡。以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类的高楼救生器,利用缓降原理,使逃生人员从高楼上安全降落到地面。
目前高楼救生器包括底板、传动机构、减速机构及绳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绳索的凹槽,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上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轮、多块摩擦块及减速罩,所述从动轮与减速轮连为一体,所述减速罩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多块摩擦块设在减速轮与减速罩之间的空间内。该高楼救生器通过绳索的下滑,驱动主动轮,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摩擦块在离心作用下与减速罩的内壁产生摩擦阻力,从而实现缓降。以上现有技术的高楼救生器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在使用中每块摩擦块的实际摩擦面仅仅为外周壁,这样摩擦块与减速罩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特别相对体重较重的使用者和在摩擦块的摩擦面磨损后,都会直接降低缓降效果,从而无法保证正常的安全降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增加与减速罩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保证缓降效果的高楼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高楼救生器,包括底板、传动机构、减速机构及绳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绳索的凹槽,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上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轮、多块摩擦块及减速罩,所述从动轮与减速轮连为一体,所述减速罩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多块摩擦块设在减速轮与减速罩之间的空间内;每块摩擦块的底面至少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外端的深度大于内端的深度并平滑过渡,所述减速罩上设有与每块摩擦块上的对应凹槽相配并滑配合的凸起。
每块摩擦块上设有两条凹槽。
所述凸起外端的高度大于内端的高度并平滑过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每块摩擦块的底面至少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外端的深度大于内端的深度并平滑过渡,所述减速罩上设有与每块摩擦块上的对应凹槽相配并滑配合的凸起,这样摩擦块受离心力作用,向外滑动的同时也向减速罩的内端面滑动,从而使摩擦块得外周壁和上表面均与减速罩发生摩擦,从而增加与减速罩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能保证缓降效果从,从而保证正常的安全降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楼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楼救生器的从动轮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板,3、主动轮,4、从动轮,5、减速轮,6、摩擦块,6.1、凹槽,7、减速罩,7.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高楼救生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楼救生器,包括底板1、传动机构、减速机构及绳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3和从动轮4,所述主动轮3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绳索的凹槽,所述主动轮3和从动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1上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轮5、多块摩擦块6及减速罩7,所述从动轮4与减速轮5连为一体,所述减速罩7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多块摩擦块6设在减速轮5与减速罩7之间的空间内;每块摩擦块6的底面至少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凹槽6.1,该凹槽6.1外端的深度大于内端的深度并平滑过渡,所述减速罩7上设有与每块摩擦块6上的对应凹槽6.1相配并滑配合的凸起7.1。
每块摩擦块6上设有两条凹槽6.1。
所述凸起7.1外端的高度大于内端的高度并平滑过渡,也就是说凸起7.1为一斜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世嘉嘉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世嘉嘉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